生态含“绿”,发展足“金”
来源:铜山发布 日期: 2021-09-29
青山迢迢汉风起,碧水悠悠楚韵香。行走在楚河两岸、娇山湖畔、月亮湾里、悬水湖边,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赏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绿水青山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相互融合,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铜山大地尽情绽放……
站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时空背景下,铜山推动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环保立区、生态兴区、科技强区”,积极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参与构建徐州生态建设“三廊四体系”,大力实施天蓝、地绿、水清等系列工程,不断拓展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新空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航标引领 ,为生态“留白”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呼应人民群众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美好生活向往,铜山树立强烈答卷意识,高标准、高起点全面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编制《铜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2)》,制定《铜山区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通过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河长制、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设“智慧环保”网格化系统等一系列举措,筑牢生态环境保护的铜墙铁壁。
铜山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编制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推行“多规合一”,形成布局合理的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红线,确定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打造东部吕梁片区、南部燕山片区、西部汉王片区、北部微山湖片区四大生态屏障,生态红线保护面积达国土面积的20.8%。
开展“二次进军荒山”等造林工程,建设生态廊道,林木覆盖率达31.68%,吕梁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6.2%,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1.6万个,高出世界清新空气标准7倍以上;建设“三山三河”生态工程,推进“山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起“一湖两廊多片区”生态空间结构,推进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等生态修复治理,建设矿地融合示范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通过专家评审。
全区动员、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结出丰硕果实,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全覆盖,倪园、丁塘等9个村获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
强力治污 ,换回碧水蓝天
铜山,素以“煤炭丰富、铁业发达”而著称,是江苏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资源依赖型发展,曾让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痛定思痛,铜山从新发展理念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坚决不要污染的GDP,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4000余家散乱污企业被停产整治或关停取缔,蓝天白云重回人们眼帘。
一座城市,一处山川,往往因水而秀,因水而美。为打造“苏北江南”,铜山坚持水景观打造、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三水同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断面长制“三长合一”,区、镇级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14条黑臭河道重现清水绿岸,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13座、村级污水覆盖率达66.7%,新增镇、村污水管网400余公里,生活污水实现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就近排放。建成水美乡镇3个,水美乡村30个。
围绕“土十条”,铜山建立准污染地块名录,编制完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金属防控区专项整治方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落实联动监管责任;开展国土资源治理修复,变“环境包袱”为“环境财富”。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与蓝天、碧水、净土相依相伴,铜山蝶变为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家园。
绿色发展, “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既要绿色发展,又要生态财富”。铜山坚持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同步并进,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建立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跳出资源依赖束缚,铜山轻装上阵,依托徐州国家高新区和铜山经开区两大阵地,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技术研究院、国家安科园三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发力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和安全科技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ICT、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轻工业产值增速高于重工业13.4个百分点。“安全谷”“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数据湖”等闪耀着科技光芒的新经济,绘就铜山绿色产业新版图。
绿色田野,才是有希望的田野。铜山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三品”认证超千个,位居全省第一。依托自然生态禀赋和文化底蕴优势,铜山加快农业与文化、养生、养老、民宿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吕梁山风景区、故黄河观光带、汉王生态颐养小镇、微山湖滨湖生态旅游区、方特主题乐园等旅游项目,加速形成“一廊、一核、三片、一带”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玉带花田花海、台上草莓小镇、黄河故道芙蓉园,一大批网红打卡地,带动乡村游、赏花游持续升温,“美丽经济”美了农村,富了农民。
三美融合,打造“有魅力城区”“有颜值乡村”
北村的湖光山色、潘楼的水韵悠然、紫山的精致典雅……如今的铜山城乡,美丽生态、美丽生产、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绘就一幅幅美好生活新画卷。
推进城市“双修”。通过规划建绿、见逢插绿、复层绿化等途径,实现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5000平方米公园绿地的目标。实施山体公园和清水廊道建设工程,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城青山半城湖,森林城市的底色让这里宜居宜业宜游。
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以覆盖拉网农村环境整治为引导,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集中居住“百千万”工程,在省级8000万覆盖拉网引导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安排5亿元资金进行奖补,撬动各地累计投入14亿元,打造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大美格局,形成了省市叫得响的环境整治“铜山模式”。倪园村成功入选省特色田园乡村,北村村、丁塘村等11个覆盖拉网整治村入选省最美乡村。
铜山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城乡公交站台、公共厕所、公共自行车等公用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行“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还田”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索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厂区等创建活动,促进禁塑、节电、节水、节能,生态文化渗透公民行为等方方面面。
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大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铜山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6%。
如今,走进铜山,在山林里、古驿边、小溪旁,看那一段段弯曲的青石小道、一棵棵苍翠名木古树、一口口青苔漫布的飞泉深井,可以用脚步去丈量最美的乡村,在恬静悠然中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
生态铜山,淮海福地,一幅百读不倦的美丽山水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