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改革赋能,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4-26
苏州科技体制改革又迎来一个关键期。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作为新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以此为主线,重点做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攻坚”等四方面工作,为苏州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战略蓝图”。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张东驰表示,苏州将贯彻落实国家“三年攻坚方案”,同时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新建、申报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并瞄准科技体制机制短板精准发力,用改革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苏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以前企业聘用外籍员工,要到科创局办理工作许可证,再去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居留证件。单一窗口启用后,再也不用两边跑了。”苏州高新区一家外资科技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赞叹道。这是苏州第五个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单一窗口,通过打破部门间壁垒,革新办证流程,将两证办理时间从25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高效的审批模式,缩短了企业和外籍人才办理业务的时间,成为服务外籍人才的又一抓手。
如果说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苏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建明介绍,一直以来,苏州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力、精准发力,大刀阔斧拆除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多年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已结出累累改革之果。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在苏州,各类创新主体均对人才方面的改革抱有很大期待。“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既要下苦功夫,也要有氛围。”苏州医工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锦江说,苏州去年修订《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增设“青年领军人才”,为大院大所的硕博研究生提供了政策支持。而在以往,他们毕业多年后评上研究员,才能享受相应的研发经费支持和人才待遇。
一边破除创新发展障碍,一边回应各类创新主体诉求,在科技体制改革浪潮推动下,苏州创新巨轮扬帆远航。截至去年年底,苏州连续12年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全省首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2.5%;“一区两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地级市。
政策举措充满“含金量”
在基础研究试点项目中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以“揭榜挂帅”方式招引高端领军人才,重点支持能够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快速抢占产业制高点的人才团队;在专家举荐制基础上,探索“机构举荐”绿色通道,优化项目形成和评价机制……
仔细梳理苏州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举措,从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再到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改革不仅涉及科技创新工作的方方面面,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招式更是贯穿改革的始终,既增添了改革“含金量”,也让苏州科技体制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聚焦前沿痛点,苏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基础研究试点项目,两批支持中科院纳米所等五家单位,开展前沿引领类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并引导试点单位联合企业或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力争实现一批“0到1”重大创新成果。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首批立项12个项目,获得500万元的经费包干支持。纳米所科技处处长张凯表示,“包干制”让团队能够自主决定经费用途,激发了年轻人的创新热情,第二批已定下6个项目。
给创新研发“上保险”,是改革的又一“重头戏”。2020年,苏州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保险险种“科研保”,每家企业仅需保费5万元,最高可获100万元额度赔偿。当年底,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承担的研发项目不符合客户需求,项目即将终止。为了降低损失,公司出险理赔,经保险公司核实,苏州科技部门出具说明,公司很快收到36万余元的赔偿金,挽回了部分因研发失败造成的损失,也坚定了持续研发的信心。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研究材料、用好材料,是研究院的朴素使命。”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宏杰说,苏州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促进了研究院的迅速发展。当前,研究院不仅系统建成材料领域公共服务平台,还在筹建长三角材料学院,破解高校培养人才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难题,为产业创新集群储备人才。
科技体制改革永远是进行时。年初,苏州定下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发展“新赛道”,作为主要职能部门,苏州市科技局已发布相关政策文件43件171条,并按照“抓大放小、聚焦核心”的总体思路,对以上政策进行整合提升,凝练成了“科技18条”,旨在将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苏州还在谋划更大动作,即起草全市第一部科技创新综合性地方法规——《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制度支撑。“苏州不遗余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活了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在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看来,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上,包括研究院在内的苏州多家单位位居国际前列,但在器件工艺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研究院将在产业系统性突破能力上持续蓄力,以实现材料更好、芯片更小、能效更高、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
“十四五”期间,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也有新计划,除了在苏州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推进新型显示前沿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同时重点布局了“新型显示光源材料与芯片”“智能可穿戴技术与轻巧系统”与“类器官技术”等主攻方向。“聚焦生物医药,我们将建立类器官技术创新平台,打破模式动物与临床间的天然缺陷。”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王强斌表示,此举将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评估模式,实现苏州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又一次前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