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泗洪:小康路上的幸福事儿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7-20
“王大姐,你看,我这个蓝色的布料快没有了,你赶紧再帮我拿一些过来。”
“好嘞,妹子,你今天做工速度很快。”
“那是呀,咱多干点事情,早忙早了,不耽误出货,况且多干点收入也多。”
4月26日,位于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马楼居的一服装加工厂内,十多名女工正在加紧赶制衣服订单,工厂里的姐妹们边做活,边聊着自家的幸福事。
临淮镇马楼居共有人口1204人,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多靠普通的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村集体可利用的公共资源极为匮乏,看着基础设施愈发破旧的小区,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的村部,村干部愁在眼里,急在心里。
“想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咱得有事情给人做呀。”43岁的马楼居党支部书记马春到告诉记者,马楼居有很多留守妇女在家带娃上学,除去农忙基本无事可做,如何带动这部分人就业成了主要问题。
为了帮助这部分人就业,村居以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依托,投入25万元,引进服装加工项目,村干部更是以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决心到广东、浙江一带寻求订单,同时邀请专职缝纫师,为留守妇女们开就业培训班,真正将这个惠民利村的项目落到实处。近200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厂落户后,不仅解决了很多妇女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能在家门口就业特别方便,多劳多得,每个月能净赚2000块钱,还不耽误带小孩上学。”服装厂女工位青青说。
“这个服装厂可以说是我们村创办的第一个项目,所有村干部为了跑市场,找销路,吃了很多苦,但收益也非常可观。”马春到说,现如今,不仅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增收,2021年一季度还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年底有望实现增收50万元。
马楼居大部分土地都被流转用于普通的小麦、水稻作物种植,收益较为有限。为拓宽老百姓的发展路子,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2020年3月,马春到组织村里种植户到安徽利县、凤台县等地考察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种植。
马春到说,蛇床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较高经济价值,种植较为简单,亩产相较于小麦等普通农作物,可实现增收近500元。
“马书记开始动员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时,我是非常拒绝的。小麦、水稻虽说收益少,但这是传统种植,种植技术也比较成熟了。”种植户马洪山说,为了打消种植户的顾虑,马洪山组织他们出去考察学习。
马洪山告诉记者,自从出去考察后,种植户的想法就产生了变化,当地有丰富土地资源,土壤条件也特别好,完全可以进行高收益项目种植。于是他决定大胆尝试,承包300亩地种植蛇床子。虽说现在还没到收获期,但300亩的蛇床子已经被预定完了,基本不愁销路。
“想带领群众找出路致富,光动嘴皮子是没有用的,你要带他们出去看,他们才能信服,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村集体要有钱,富民增收也至关重要,两条腿走路,村集体经济发展才能又好又快。”马春到说。
“你们看,孵化温度和湿度、翻蛋、照蛋等等,这些都是鹅苗孵化的要点。”在马楼居众鑫合作社,胡师傅正打开孵化箱向工人们详细讲解鹅苗孵化的流程。
2020年马楼居依靠村企联建政策,率先在全镇成立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创办三花鹅孵化养殖项目,在镇园区建成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引进15台全自动化孵化箱,10台半自动孵化器,全面提升鹅苗孵化的规模化运作水平。
“增收是一小步,发展才是一大步。”马春到说,从老百姓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地为群众办实事。该项目在2020年底,给马楼居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25户低收入农户获得分红4.8万元,2021年村集体预计可实现增收20余万元。
“看到他们分红时发自内心的笑容,我内心又满足又自豪;看到大部分村民都有事干,充满干劲,带动群众致富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对于村居未来发展马春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