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常州:聚力创新转型集成 打造民营经济标杆

来源:常州市发改委 日期: 2021-11-17

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常州民营企业,在中国液压行业龙头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创新点赞,并寄语“不光有恒心,更要做成恒业”。恒立液压从1990年成立时5万元起步、7人小作坊,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市值超千亿元、全球员工6000多名的中国液压行业标杆,正是常州这个地域面积4372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的苏南城市始终坚持实业立市,砥砺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加速发展,实现“苏南模式”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的缩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依托敢闯敢试的乡镇企业,不断进行所有制结构和工业结构方面的创新实践,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市”和“苏南模式”的辉煌。进入21世纪,许多脱胎于乡镇企业的民营企业瞄准“专精特新”,潜心自主研发,大搞技术革新,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了“冠军”加速度。如今的常州不仅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隐形冠军”的集聚地。在工信部发布的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常州每批均有企业上榜,实现零缺席。目前,常州市拥有国家工业强基项目16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也是唯一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地级市,同时,也集聚了200多家具备“隐形冠军”气质的企业。高凯精密、安靠智电、苏文电能、遨博智能、强力新材、星星充电……这些“不知名”的行业“小巨人”,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分布在装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细分领域,持续刷新常州制造、江苏制造、中国制造的实力。

常州民营企业数量多、块头小、门类全、偏制造,他们虽不知名,却是产业和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基石”。它们的成功“蜕变”,得益于创新、人才、转型、环境四要素铺就的转型发展新路。

创新为王,培育产业发展“动力源”

常州自2006年起开展“科技长征”,一走便是15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企业家代表团“走出去”广泛对接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让企业与专家教授“零距离”接触;举办“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洽谈会”,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资本与创新项目“联姻”,开创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新时期的“科技长征”,更是布局海外,加速科技企业出海,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引导市场化的服务机构在域外建立统一的“共享离岸研发中心”,积极探索外地知识产权与研发体系本地化导入的利益机制。

常州金坛中德创新产业园

如何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好开路先锋?常州坚定不移通过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全市规划了以常州科教城、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苏澳合作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特色小镇等为主体的“一核两区多园”的功能布局,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荣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的常州科教城,集聚高等院校6所,在校大学生8万余人,科技企业3800余家,科技创新研发平台42家,科技人才总数达2.15万人。园区设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平均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合同金额超过2.5亿元,授权专利数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德国弗劳恩霍夫技术展示转化基地、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已经入驻,美国康宁公司微通道反应器业务全球总部全面投运;按照“一个科研院所转化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理念,北航智能物联创新中心、西安交大集成电路研究院、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快建设;近20家上市后备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从曾经的大学城到科教城,一词之变,变的是产学研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无缝融合的改革之路。这方5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家门口的大学成为科技后院,让创新之核全面融入发展主战场。

作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常州于2021年出台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创新发展政策20条”以及31项实施细则,提出到“十四五”期末主要指标争一流、创新要素翻一番、创新生态全构建以及智造产业新标杆四个方面的目标。按照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准建设“龙城实验室”,瞄准世界和国家智能制造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致力原始创新和战略技术突破,打造既能解决基础研究的核心关键问题,又能为产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的研究平台。计划五年内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1:4撬动总额达2000亿元创新投入,针对制约创新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拿出真金白银在人才引育、金融保障、企业培育、产业链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把企业打造成掌握独门绝技的行业专家。常州安靠智电通过材料技术革新,突破“特高压”部件国产化痛点,成为国内唯一专业的500千伏以上超高压电缆系统解决方案整体供应商,在苏丹因大坝水电站故障导致大范围地区停电而许多国外企业无计可施时,安靠智电挺身而出,仅用4天时间便解决了问题,向世界展示了常州智慧,令国外同行叹服,赢得国际赞誉。

人才为先,蓄足产业发展“源头水”

调研常州的“隐形冠军”企业会发现,它们或是多年前白手起家做大做强,或是海归博士掌握核心技术回国创业,或是企业员工的二次创业等等,这些企业都有一些共性特征,即掌握核心技术与工艺,专注生产和制造,不断贴合用户需求,注重创新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并拥有大批高技能员工。这些现象的背后,“人”的因素很关键。

常州的人才工程一直以来都是“书记工程”,从上到下都由党委(党组)书记抓“第一资源”。从2006年开始,持续深入推进“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迄今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9万人,其中领军型人才2000多人。引来人才并不稀奇,关键的是把人才“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设立龙城英才创投引导基金,推出人才贷,支持金融为人才服务;兴建人才公寓,打造国际人才社区,激励海内外人才扎根常州;在全省率先为高层次人才配备家庭医生,建立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制度。中简科技创始人杨永岗就是常州招来、留住、用好的“英才”。2008年,他放弃高薪和出国的机会,从中科院南下常州探索碳纤维发展之路,十年磨一剑,成为我国碳纤维领域的“国家队”:生产的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率先稳定批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自主设计了国内第一条百吨级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2016年获得国家高新工程贡献奖,是江苏省唯一一家获得该奖项的民营企业,实现了国产高端碳纤维产品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国际垄断和封锁控制,在常州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能够培育众多“隐形冠军”,重视对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决胜力之一。常州,是江苏唯一、国内少有的国家产教融合和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双试点”城市。早在2013年,常州就出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项目实施办法,分别实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项目。本地各类职业院校也相继开设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物联网、高端装备等80多个专业,每年培养近万名产业技能人才。大批优秀高级技工走向产业一线,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7年全省第一,“大国工匠”“江苏工匠”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常州还积极对接海内外创新资源,依托跨国合作园区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中以常州创新园是国内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2008年起常州就率先与以色列相关机构布局开展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合作,目前,中以创新园已集聚了大量高端要素和创新人才,并和常州大学联手设立科教融合培养的中以科创学院,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为方向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2013年,常州与德国埃森市签约,启动“中德创新园”合作计划,以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为基础,引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开展“胡格教学模式试点班”“AHK(德国工商大会)常州科教城研究发展中心”项目等,培养“双元制”学生近600人。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

“隐形冠军”的底气还来自于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企业家队伍。除了民营企业家自身在千锤百炼中坚守有立场、有理想、有情怀、有匠心,常州开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也作为“助力地方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的典型案例被《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获得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充分肯定。2017年,常州以国内知名高校和本地院校为依托,教育培训为抓手,重点培养“百名领军型企业家、千名成长型企业家、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课程紧密结合“创新发展、资本运作、现代管理、市场开拓、国际竞争”五大能力建设,围绕“国际化、前沿化、实战性、针对性”精心设计。5年来,先后开办了3个“领军型企业家”百人班、18个“成长型企业家”千人班、35个“经营管理人才”万人班,举办“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146场,累计培训人数超2万人。在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素质的同时,也不忘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和年轻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工作,为新生代企业家搭建提升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平台;另一方面组织民营企业家参与理想信念专题培训,参加建党百年华诞理想信念教育大会等活动,激励民营企业家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转型为要,跑好产业发展“升级赛”

从小企业,到大项目,再到产业链的“梯度转型”,是培养“隐形冠军”的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常州确立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重点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链为抓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差异化的“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建设。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研发机构、上下游企业建设全产业链、高水平产业创新中心,引导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价值链再造。全市连续实施多轮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改革创新、融资输血、松绑减负等6大工程,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立足实业、坚守主业,助力产业裂变发展。建立了一整套分类分级、动态跟踪管理的星级企业培育清单,营造“夺冠”氛围,赋能企业成长。产业链各环节日趋完善,形成了有规模、有高地、有优势、有潜能的“四有”格局。晶硅光伏、动力电池、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国内市场份额领先。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列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集群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中出现了3张常州面孔,与苏州市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名。不约而同,他们都是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常州配套齐全,布局集中,创新活跃,产业链完整,规模达100GW,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三。扎实完善的产业配套基础,拉动了整机行业的发展。2019年,新能源汽车独角兽企业理想汽车选择常州作为唯一的制造基地,项目从奠基到主体封顶,仅用了半年多时间,2020年登陆纳斯达克。比亚迪华东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也落户常州。作为重点布局的新赛道,目前,常州已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充电桩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链。

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家机车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和组装

不仅“链发展”,更要“云赋能”。常州把工业与能源互联网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连续三届举办的常州工博会是江苏省唯一以工业互联网为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展会,带动行业龙头加速布局。航天云网、海尔卡奥斯、华为云、北自所、京东、阿里内容中心等相继落户常州,构建起区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生态。智能制造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软科学课题,成为我国区域智能制造十大推进路径之一。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从常州本土流通企业成长为的亚洲新能源独角兽,基于充电网、智能微网、移动能源网三网融合战略和云管端协同的创新模式,作为唯一中方代表参与国际IEC标准的起草。旗下的星星充电构建的移动能源网打造了独有的“车载三峡”,促进交通电动化、能源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充电桩保有量已成为全国第一,荣膺全省最年轻的国家制造业单打冠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常州通过打造资本链,驱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通发展,构建起资本集聚-转型升级-上市挂牌-资本回报的正向循环。连续十四年举办常州企业成长与创新资本合作洽谈会,全市有2000多家企业通过“创洽会”获得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跟踪和投资。建设“龙城金谷”基金集聚区,目标在5年内集聚超1000家资本机构、5000亿元资产规模,通过资本集聚优势,与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链双向延伸的实业资本协同配合,形成对全市科创企业全流程培育、多链条交叉的资本支持。实施资本市场“双百计划”和“科创苗圃计划”,首批筛选580多家民营企业纳入“上市苗圃”针对性培育,鼓励企业争当“科技+资本+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排头兵,跑出上市发展加速度,推动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扩容提质。

环境为优,培育产业发展“肥沃土”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基因里自带“亲商、重商”文化,政府更是把“优商、安商”放在第一位。多年来,政府通过建设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两项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同心培育”工程和健康关爱工程“三大工程”,建好综合服务、诉求表达、商协会组织、光彩事业、企业家精神传播平台“五个平台”,坚实有力做好民营企业家政治上的引路人、发展上的知心人、生活上的贴心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党的十九大以来,更是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在全省率先发布《常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科学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开展“两个健康”综合评价,全面科学反映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水平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情况。《“两个健康”先行探索的“苏南模式”及其创新价值——以江苏省常州市及武进区为例》被中央统战部刊发,获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批示。市委专门成立“关心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家专班”,指导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店小二”“急郎中”式服务,在用地指标、能源供应、人才用工、法制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支持和帮助,做优做强产业发展环境。作为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常州每年推出200多项“放管服”改革任务清单,攻坚突破,创新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打造的“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成为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涉民营企业案件优先办理机制,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常州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项机制”为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优质的环境育化为厚植“冠军之花”的沃土,助力企业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