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嵌入历史肌理的“新通道”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11-25
出入瘦西湖隧道,市民会发现,无论是在杨柳青路、扬子江路还是新万福路,现代化的隧道古韵味扑面,青灰色城墙、砖雕行楷匾额、绿意盎然的常春藤盆景与周围城市风貌深度契合,浑然一体。 虽然是扬州市区第三条东西向交通动脉,瘦西湖隧道看上去更像城市景观。这条迟建了30年的隧道,不仅是城市建设的一次大手笔,更是扬州宁可迟建设,也要全力守护城市文脉的真实写照! 文化是扬州的根魂,面对城市北区交通干道须穿越蜀冈—瘦西湖核心区域的现实,扬州始终秉持一个理念——破坏地下文物不建、影响景区景观不建、技术不成熟不建、资金不雄厚不建,宁可不建路,也绝不能对千年文脉造成任何破坏。
一种方案的选择 盾构技术+线路优选=科学决策
“从最初规划到建设梦圆,瘦西湖隧道让市民整整等了30年。出于对历史的敬畏、对文脉的呵护,扬州甘愿暂缓发展也不盲目追求政绩,30年的等待最终让扬州抓住机遇,以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的线路、最高的性价比,实现了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雨平说。 基于历史成因,千百年来,扬州城由蜀冈向南,经宋夹城至南通路,构成了沿用千余年的城市布局。时至今日,主城核心区,均在有着国内“通史式城池”之称的扬州城遗址范围内。 受古城掣肘,近30年来,市区交通路网只有文昌路与江阳路两条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向动脉,老城北区要么是断头路,要么蜿蜒迂转。机动车的爆发式增长,令贯穿古城的文昌路不堪重负,打通老城外围的分流道路,对老城交通进行合理引导、疏导尤为迫切。
早在1982年,扬州制定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就提出建设贯通瘦西湖通道的想法。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第二轮规划时,已经明确提出建设瘦西湖地下隧道。但怎么通过瘦西湖景区,如同一道难度极高的课题,横亘在决策者眼前。 对于瘦西湖景区,扬州人的呵护可谓已达极致,只要有碍视觉观瞻的建筑一律限高,这就宣告建高架通过方案无任何可能。 像普通道路一样明挖直铺,虽然节约高效,但势必对扬州城遗址完好保存现状以及地下文物层造成极大破坏,同时将瘦西湖景区隔裂,对珍贵的物质遗产和自然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只有隧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是,当时的隧道开掘技术对地下文物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有限的财力也背负不起庞大的建设费用。
怎么办?等!宁可不作为,待将来技术成熟、财力丰富,能够妥善解决好文物、环境保护时再建,也不能乱作为。 经过近30年的等待,2011年,建设横穿瘦西湖景区的隧道工程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刀盘直径14.93米、世界最先进的盾构机在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成功运行,这套当今世界最复杂的盾构施工法深入地下,从技术上解决了盖挖施工法与明挖施工法对地下文物及景区环境的影响;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家底逐渐厚实,建设费用可以承受。 在多套设计方案中,扬州多次召开由规划、交通、文物、建设等各部门组成的的论证会,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再三比较遴选,最终确定的第四套方案,除搬迁广陵古籍刻印社外,线路最短、造价最低,对宋夹城、北门遗址、迎恩桥等文物几无影响。
一体风貌的呈现 匝道、风塔、控制中心,仿古景观彰显
城市特质 “古”和“文”是扬州城市风貌最为显著的特色,老城区新建建筑披上古建外饰,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相融,是扬州坚持多年的城市管理举措。 11日,瘦西湖隧道首块砖雕匾额在东出入口安装亮相。砖雕匾额长7.46米,宽1.86米,用100多块40厘米的方砖雕刻制作而成,边框采用扬州传统砖雕的“古迹回纹”技艺,即回纹不断线,像一根藤缠绕起来,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完整的一根。
“在瘦西湖隧道建设过程中,像出入口砖雕匾额这样既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又体现扬州传统建筑的文化和特色的元素还有好几处,正因为考虑了各个细节,隧道地上部分与城市整体风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市建设局局长杨正福介绍,隧道6个出入口匝道的安全墙,采用城墙垛造型,外表美观大方,与宋夹城的厚重历史相呼应。匝道内侧,1000多盆常春藤吊装布置,郁郁葱葱,将环境营造得生态优美。
管理控制中心是隧道的“大脑”,控制着隧道通车后各项设施的运转,设计之初,建设部门格外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远远望去,位于瘦西湖路东侧管理中心古色古香,竹林环抱下的景观亭若隐若现。两进管理用房分别为3层和4层楼房,中间有廊道相通。前后楼房的楼顶都是飞檐翘角,顶部覆盖着淡蓝色的琉璃瓦,主建筑外墙色调以白色为主,同时点缀铁锈红色调,与瘦西湖景区风貌相得益彰。
“瘦西湖隧道建有东西两座风塔,东部风塔顶部采用三层‘斗拱’造型,从下向上不断增大,层层叠叠,仿佛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缩小版。”市政建设处总工程师余郁说,在隧道建设过程中,所有外部建筑处处匠心,仿古景观彰显了城市特质。
一贯理念的延续 考古前置,城市发展优先保护历史遗存
1275米盾构主体工程,4.4公里隧道总长,建成后的瘦西湖隧道驱车穿越仅需3分钟。
对于通过隧道的市民而言,3分钟只是一次寻常的车程;对于城市而言,4.4公里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系着未来;对决策者而言,30年等待才得以建成的隧道,是坚决贯彻“城市发展优先保护历史遗存”理念的又一生动实践。
从汉代至今,扬州城池历代叠压,从未迁移,为国内“孤例”。1996年,扬州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扬州城遗址的重大突出价值,在这里进行的任何一项大型建设工程都必须先征求文物部门意见,这也正是瘦西湖隧道为何30年迟迟不动工的最重要原因——保证地下文物不受破坏。 瘦西湖隧道主体部分位于宋夹城地下,为了最大程度保护隧道建设涉及的文物遗存,设计方与建设方在工艺和建设方案选择上都做了精心选择。 “扬州城最深的文化层在地下6米左右,从7米以下就是‘生土层’,没有人类活动的遗存。隧道除了数百米的匝道外,施工区域全部在10米以下。”杨正福说,尽管如此,开工之前,按照“考古前置”原则,考古人员进场勘探地下文物保存情况。
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发现除少量明清和近现代的土坑墓外,还有数10枚石弹以及少量韩瓶。 “从文物发现来说,价值很小,不过,这样的发掘印证了扬州城的演变。”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斌介绍,宋代扬州城市从北至南三城共生(宝佑城、宋夹城、宋大城),这是在遭受战争破坏的唐城基础上修建的三个互不相连而又关系密切的城圈。宋夹城的主要功能是战争防御,因而人烟稀少,遗存不多。
徐国斌表示,扬州在城市建设中必须遵守的“古城保护服从遗产保护,城市建设更新改造服从古城保护”原则在瘦西湖隧道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瘦西湖眺望四周,看不到一幢高楼,游客感受不到任何视觉污染,这是扬州多年来严格保护瘦西湖天际线的成果。在隧道东西风塔建设中,通过选择五亭桥、小金山、万花园等多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利用简单宜行的放气球方式,最终确定了风塔的合适高度——东侧21米高、西侧17米高,确保景区天际轮廓线无碍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