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温暖“答卷”:江苏民政为幸福生活“加码”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2-10
常念民之所忧,力行民之所盼。
回首不平凡的2021年,全省民政系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谋新篇、开新局,在全国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再获“优秀”等次,实现“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开门红”,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充分彰显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仰、务实为民的赤诚初心、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坚毅执着的攻关精神、奋勇向前的进取姿态。
回首不平凡的2021年,全省民政系统统筹抓好党史学习教育、规划编制、业务建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大事要事,系统推进高质量现代民政“6+1”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人本民政、法治民政、协同民政、智慧民政,各项民政工作收获新进展、新成效,踏上了高质量现代民政建设的新征程。
回首不平凡的2021年,全省民政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发力,围绕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基层治理、慈善公益、殡葬管理、婚姻服务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努力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又是一年春来到,勇毅笃行向未来。踏上新的征程,江苏民政人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凝心聚力再出发,努力交出更有温度、更加厚实的民生答卷,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坚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在学党史中观大势,在悟思想中明大道,在办实事中惠民生,在开新局中向未来。
用心深学细悟。各级民政部门领导班子示范领学,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专题党课、主题宣讲等,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用心培根铸魂。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境教学,精心策划布置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老有颐养”主题展位,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处长论坛、“民政回响・传承百年荣光”特色音乐党课、“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之民政专场等活动;各地民政部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政特色、时代特点的主题活动,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用心惠民利民。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以“六项民生实事”“八大民政专项行动”“为民服务七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687”实事工程,承担的6件省政府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省民政厅各支部与25个社区结对共建,共同开展“万名老人学用手机”等活动。
基本民生保障更为有力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共同富裕夯实基础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去年,省民政厅出台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各级民政部门以实招实策抓好落实,有力服务了乡村振兴大局。
全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03元,同比增长4.2%;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78元、1126元;实施临时救助22.82万人次,其中因疫情开展临时救助1.98万人次,为5.7万人(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助1948万元。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养育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623元和1980元,向5.08万名重病重残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省定城镇、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最低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30元和90元。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明确低收入人口范围和认定条件,共摸排困难群众324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25.27万人。完善“物质+服务”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涵,为困难群众带来更多的关心扶助。
社会救助创新项目再获好评。持续开展“让善汇流、为家充电”活动,为1.2万户城乡困难家庭发放基本生活家电。常州市、南京市栖霞区的救助实践获评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基本社会服务日益优化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让“一老一小”得到更好的关爱照顾。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一老一小”问题。省政府民生实事中有14件实事直接关系老人和儿童。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全省民政系统围绕群众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加强服务供给,优化服务程序,有效提升了服务品质。去年,省政府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部署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74.2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0.1张,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2万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45%,290万老年人接受上门服务。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4万张。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9万户。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综合监管实施意见,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72亿元,新增普惠型养老项目34个;成功举办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
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有力落实。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举办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全面推广“3+4+N”困境儿童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共建成90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关爱之家总数达到685个,覆盖50%以上乡镇(街道),引入600多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关爱服务。
民政领域专项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省12个部门联合建立行政区划管理工作机制。稳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布局优化和调整。征集发布首批100个江苏“红色地名”。2021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万对。推动国家和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和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全年办理跨省结婚登记5332对、省内跨区域婚姻登记2.78万对。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全省新建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138个,新增墓穴(格位)27万余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11个县(市、区)救助站,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980人次,寻亲成功875人,落户安置152人。
基层社会治理活力迸发
一年来,全省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基层治理活力进一步增强。强化基层治理平台。全省21134个村(社区)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共选出15.45万名“两委”班子成员,并全部培训一遍。各地认真贯彻省两办《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推进治理、服务、保障三大体系建设。19个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单位,3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2个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通过民政部结项评估。
做优做强社会组织。全省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共取缔、劝散161家非法社会组织,注销、撤销6746家“僵尸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总体质量明显提升。围绕“双减”精准打击严肃整治违规违法社会组织236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引导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吸纳82万人就业;实施乡村振兴、对口支援协作项目793个,涉及资金5.06亿元;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会费及服务性收费3亿元、惠及企业8.1万家。9家社会组织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新增5A社会组织158家。省民政厅会同苏州市成功举办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大会暨第二届江苏省社会组织展示交流会。
慈善社工加速发展。我省有11个单位及个人荣获第11届“中华慈善奖”,启动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评选。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开展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落实慈善税收政策。出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文件,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上线“江苏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全省共有注册志愿者2202.62万名、志愿服务队伍10.1万个。福彩年销量81.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35亿元。
民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各级民政部门稳扎稳打做好安全生产、队伍建设、法治保障、智慧支撑等基础性工作,江苏民政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底气更足。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人人同防”“人物同防”“内外同防”,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有效应对南京、扬州等地突发疫情,守住了3万多家民政服务机构和站点“零感染”底线。动员30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省持续开展民政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68万个。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省政府与民政部合作建立高层次养老人才培养协调机制,建成全国首家本科学历以上层次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首届招收本硕生189名。举办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圆满承办全国决赛,江苏选手荣获3个一等奖,并摘得全国冠军。全省持证社工达7.93万人,共有高级社工师23名,社会工作领军人才90名。发挥先进模范引领作用,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选树30名“温暖使者”,组织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最美社工”“最美民政人”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全系统党员干部争做为民爱民典范。
强化法治保障。省民政厅牵头或参与编制民政事业发展以及养老、殡葬、社工、社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7项发展规划,各地也相应编制有关规划。印发新时代江苏民政法治建设实施意见、民政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系统推进民政法治建设。省人大颁布志愿服务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加强标准化建设,2021年获批省级地方标准立项5项,部行业标准立项1项,确定15个省民政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30篇研究成果在民政部获奖。
构建智慧发展支撑。启动“智慧民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业务管理协同、在线服务惠民、数据治理创新、智慧监管赋能、安全保障提升等5大工程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省级民政事项办理时限压缩65.3%,“不见面”办理比例达82.5%。
最好的应答是出发,最美的背影是攀登。新的一年,全省民政系统将践行“两个确立”,紧扣“六个显著提升”,把握大局大势,扛起光荣使命,聚力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构建“苏适养老”品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构建美好和谐社区,提升社会组织质量,发展慈善社会工作,加强区划地名工作,创优专项社会服务,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以新作为跑出江苏民政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新成效展现改善民生福祉新贡献,助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
1“十百千万”行动打造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南京市民政局)
2“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建设(无锡市民政局)
3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农村养老服务“四梁八柱”
(徐州市民政局)
4“苏颐养1号店”打造“九九重阳”购物服务品牌(苏州市民政局)
5“人人社区”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常州市民政局)
6建设“三台联动”社会救助新模式(泰州市民政局)
7构建“四位一体”协会商会综合监管体系(镇江市民政局)
8打造公园式墓园——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新思路(盐城市民政局)
9深化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宿迁市民政局)
10创新慈善机制 助力共同富裕(南通市民政局)
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优秀成果
1突发疫情下的民政应急服务(扬州市民政局)
2开展“红色地名”系列宣传活动(淮安市民政局)
3“三个同步”“四种模式”治理散埋乱葬(连云港市民政局)
4林地生态葬的“句容路径”(句容市民政局)
5大数据预警下的主动救助(南京市民政局)
6构建婚俗“融合”改革发展新格局(东台市民政局)
7“社区慈善基金”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苏州市民政局)
8“兴”系未来 护航明天——构建大未保格局(兴化市民政局)
9创新实践“信用+社会救助”模式(徐州市贾汪区民政局)
10“三个注重”引领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转型(常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