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洪泽岔河:小米粒铺起乡村振兴新“稻”路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6-13

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党委政府致力于白马湖稻米优质发展,努力做好“稻”文章,大力发展“稻”经济,积极探索“稻”文化,创新发展“稻”旅游。

“一颗稻、一粒米虽小,在乡村振兴大主题下却能做出大文章。”岔河镇党委书记郭孝洋说,“我们以‘岔河大米’品牌为中心,将生产、加工、销售、营销等各环节要素紧密连接起来,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走出一条有岔河特色的新‘稻’路。”

好水、好土、好味“稻”

稻米是岔河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全镇现有优质耕地15万亩,省绿色优质稻米种植基地13.27万亩,有机稻种植0.3万亩,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及节水灌溉项目,已完成3.4万亩,预计2025年之前完成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得天独厚的“好水、好土”,为培育种植“好稻”、生产“好大米”提供了先决条件和重要支撑。良种是优质稻米的前提和基础,岔河镇一方面高标准建设水稻种植基地,一方面不断改良水稻品种,努力保持南粳9108、南粳46等传统优良品种的品性,积极推广5758等稻米新品种。同时实施稻虾共生、稻鸭混养、稻蛙混养等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

良种良田育好米,除了良种,岔河大米好吃的秘密还在其水土。当地人士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马湖的湖泥被一次次翻上来用作生物有机肥料,有效改善了农田土质。正是凭借先天的优渥条件,再加上广用有机肥的后天努力,使得岔河农田土地肥沃。检测显示,岔河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其他地方的3-5倍,有机栽培的岔河大米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钙铁锌硒镁等微量元素含量高出普通稻米0.5-3倍。

近年来,岔河镇坚持“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打造碧水蓝天积极努力,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自去年开始,岔河镇积极推进“秸秆离田”,通过优先离田、不具备条件的还田等方式,为秸秆找到一条“绿色出路”。今年,岔河镇15万亩水稻秸秆将全部离田利用,预计完成秸秆打捆13万亩,深耕2.4万亩,剩余田地进行秸秆粉碎化还田处理。此举既满足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需要,也降低白马湖面源污染的风险。目前,白马湖及镇域其他河流的水质保持良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岔河已初步显现,实现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双赢”局面。

与此同时,岔河镇大力推广绿色种植、循环种植。在完成土地流转基础上,搭建南京农业大学、农科院合作平台,推广“基地+公司+农户”模式,持续减少农药用量,扩大生物有机肥使用比重。

强镇、强企、强民生

近年来,岔河镇紧紧围绕“岔河大米”特色农产品大做巧做文章,发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作用,拓展稻米上下游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在大米加工环节不断加大投入,实现“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今年全镇优质稻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6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每斤零售单价3元以上的中高档大米新增销售3000吨,产值2000万元,每斤销售均价增加0.5元。

崭新的厂房、崭新的加工生产线。这两天,岔东绿色食品公司日均加工大米160吨左右,用专车送往周边地区及省内城市。公司负责人说,他承包了4个村的2万多亩地,都是绿色种植,其中2000亩为有机稻。“去年,新建厂房和引进生产线,投入近3000万元。12月正式投产,每天加工能力新增90吨左右。更主要的是,这套设备能对米粒的完整性严格把关,包括大小、颜色等,经过3次筛选,确保出厂大米优质可靠。”

去年,岔河镇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推动稻米产业园提档升级,多家稻米加工企业也由“大”转“强”。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丰盈农业,新上了年加工4万吨优质大米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新建加工厂房等2.63万平方米,新上抛光机等设备200台套,成为岔河镇产业园区首家产值超亿元企业。目前,园区初步形成年加工稻米20万吨、仓储3万吨、烘干20万吨的产业规模。未来,岔河镇将着眼园区提质,加快以大米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培育引进,延伸产业链,提高大米附加值。

稻米产业的发展,为岔河镇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能,26个行政村村集体实力普遍较为雄厚,年收入三四百万元,村干部说话办事底气更足,村风民俗向好向善。老百姓的富裕程度更是进一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一位村民说,土地承包金逐年增加,最初每亩800元左右,现在一般不低于1200元;人均2亩地,加上为种田大户进行田间管理,或者在稻米加工厂打工,年收入至少2.5万元。

兴农、兴业、新“稻”路

做大做强优质稻米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不断丰富“味稻岔河”的品质内涵,实现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岔河镇以稻米产业为依托,通过“农业+旅游+文化+品牌+农耕”的节庆思路,打响岔河大米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聚焦“岔河大米”品牌打造,岔河镇已成功注册岔河“福米”“喜米”等系列商标30余件,并开发“米宝宝”系列文创产品。不断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在高速公路道口、高铁站、公交站台等处打广告设橱窗,还以白马湖大道6月通车为契机,即将建成“红色故里 味稻岔河”大型标识。同时,加快一线城市“岔河大米”直营店布局,借助国企资本和市场运营能力,扩大“岔河大米”品牌影响力。

深挖红色资源,加快农文旅融合,赋能岔河发展,是岔河镇着力谋划的又一篇大文章。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在岔河成立。作为新四军唯一的团级骑兵部队,骑兵团在彭雪枫师长的领导下屡建奇功,成为纵横驰骋于淮北大地的抗日精锐之师,被彭雪枫称为“红色哥萨克”。如今,岔河镇以创成“恩来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为契机,整合东滩广场、淮宝县政府陈列馆、拂晓剧团等红色景点,加快打造党性教育精品路线,吸引研学游,带动文创产业。

传承稻米文化,弘扬农耕之美,传递民俗风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岔河。由稻米种植加工起家的江苏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做精做强主业、将水稻种植全部升格为有机稻后,进一步向农文旅协同发展转型,先后开设了农家乐、农耕乐园、烧烤园、垂钓中心、国防基地等项目。公司负责人说,正在谋划明年4月举办紫云英节,利用农田休耕种植绿肥的机会,为“十里水乡”农文旅特色品牌增加内涵,为岔河稻米产业扩大影响。

去年,岔河镇喜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获评江苏省文明乡镇,并再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名单。花海康居新型农村社区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向日葵故事景区创成4A级景区,白马湖村跻身“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全镇上下聚力“洪泽东大门、城市副中心”建设,奋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岔河特色“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