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话乡村振兴│朱伟琪:机械化赋能农业发展 专业化助推农业转型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12-24
编者按:为全景展示江苏省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风采情怀,充分反映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经验,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联合举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人大代表话乡村振兴”重点策划,面向江苏全省五级人大代表征集相关履职稿件并择优推出。今日推出第五十六篇,敬请关注!
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伟琪
扎根乡村13年,苏州市人大代表朱伟琪大力推行农机化服务,走科技兴农路线,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从一颗种子到一粒大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机械化发展,带领农民共同富裕。
机械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08年,朱伟琪响应土地流转政策号召,在苏州市相城区迎湖村承包860亩良田,踏上了新型职业农民之路。2009年,水稻因遭遇连续阴雨减产三成,看着稻子烂在田里,他意识到只有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
朱伟琪立即召集当地农机手,成立苏州市相城区金香溢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新增育秧播种设备,扩建原有大米流水线及烘干设备,采购无人植保飞机……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30户,1500余亩种植基地,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大型收割机等设备共52台,同时建有8000多平方米厂房、3000多平方现代化仓储中心。
合作社在满足自己机械化生产需要的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包括播种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收割、烘干、大米加工等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效带动了周边稻米产业化发展,提高了相城区的农机化水平。
专业化为农业插上翅膀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朱伟琪深知人才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依托扶持政策,合作社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农业人才培育,提高农业技术水平。2013年,合作社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一名研究生,现已成为骨干管理人员。同时引进操作、维修农业机械,营销等各工种人才,将他们培养成全能型农业人才。如今,合作社共有新型职业农民4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5名、技术维修人员5名。在合作社带动下,十余名周边农户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向深向实发展,朱伟琪提交了《关于定向培养基层农业专业人才的建议》,建议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积极与农业院校合作,对有志于农业生产的本地户籍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学历化、专业化、职业化于一体的“订单式”培养。建议得到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农村局重视,回复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知识更新,组织他们参加高校培训班,提升专业技能与服务能力;加强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吸引毕业生学成后充实到基层农业农经条线、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推广、指导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采用“定点委培”形式,将人才留住。
朱伟琪表示,作为一名农民人大代表,将继续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开展农民产业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调研,准确把握“三农”工作实情,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