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融入“长三角” 打造“副中心”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0-29
高铁通苏北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开幕现场
徐工在二〇一六年上海宝马展震撼登场
10月20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徐州市召开。41个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市长及相关代表齐聚一堂,紧扣“三大使命、七项任务”战略要求和“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共谋长三角协同发展大计。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徐州参加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第八年。未来,徐州将如何在长三角区域新一轮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找准定位、协同发展?
徐州市委书记庄兆林指出,要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着眼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建设产业强市、争当区域发展增长极,聚力完善城市功能、打造长三角北翼副中心,聚力发挥枢纽优势、构筑双向开放新门户,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徐州贡献。
找准定位,服务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将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5.9万平方公里面积内,创造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片沃土,在新时期焕发着无穷魅力——
1992年,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在北京建立,15个城市共同拉开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序幕。
199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此后,其成员城市多次扩容。
2013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徐州、宿迁、连云港成为正式成员,至此,江苏省全境融入长三角城市“朋友圈”。
2019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41个成员城市共同发布《长三角城市合作宣言》。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了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今年,徐州轮值承办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大会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携手迈上新征程”为主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全面总结去年以来城市经济协调会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纪要》等文件;徐州、浙江台州、上海黄浦等城市(区)牵头举办了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民营经济协同发展、长三角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3场专题交流活动。
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议上,多个长三角城市集中签订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内容涵盖自贸试验区合作、跨境电商合作、音乐教育合作、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标志着长三角“朋友圈”的合作更加紧密。
其中,徐州市政府和淮北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徐州和淮北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此次协议的签订,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两市的决策、协调、执行机制,围绕协同发展格局、互联互通水平、产业联动发展、园区合作共建、生态环境联治、社会事业融合等领域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为长三角跨省际城市合作和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在“市长圆桌论坛”上,徐州、滁州、无锡、金华、上海黄浦区五地代表,围绕各自城市如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进行畅谈和展望。
徐州市代市长王剑锋充满信心地表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徐州等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推进徐州都市圈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工程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度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清单,这些对徐州而言都是重大政策利好。
抢抓机遇,凭借实力“交朋友”
与上海相隔600公里,徐州不是长三角核心区,地处长三角的兄弟城市为何愿意和徐州“交朋友”?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要“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这标志着徐州被正式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被纳入长三角的“圈子”,徐州能否和圈内发展能级更高的城市协同发展,还得靠实力说话——
看文化,徐州是汉文化发祥地,留下了闻名中外的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代三绝”;
看交通,徐州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具有承接南北、联通东西的战略地位,并已构建起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看开放,徐州拥有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是淮海经济区开放平台最多、开放能级最高的城市,先后与“一带一路”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被赋予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和江苏东西双向开放门户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振兴转型实践,推动产业结构、城乡面貌、生态环境根本性重塑、历史性改观,‘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上,庄兆林着眼三个“实现”,向与会兄弟城市展示了一个颇具发展动能的新徐州——
实现了老工业基地向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的凤凰涅槃。徐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刀刃向内”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整合整治,大力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在减量提质中实现涅槃重生,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年分别提升21.5个和10.4个百分点,去年全市GDP达到7320亿元,总量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长三角十强。
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获得国家和省明确支持,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建成投用,轨道交通“三线组网”,棚户区改造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表彰,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实现了“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重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徐州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领先,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生态修复治理创出徐州标准,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效明显,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美丽中国“徐州样本”享誉海内外。
围绕“服务新发展格局,携手迈上新征程”主题,长三角城市这一次在徐州聚首,必将掀起长三角一体化新高潮,对徐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做强能级,全面融入长三角
“要始终保持快于全省、好于周边的发展态势,成为总量领先、增速领跑的区域发展增长极,区域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卫‘四个中心’令人信服,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不久前召开的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徐州确立“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将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融入长三角作为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地处长三角北翼,背负着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的标签,徐州始终坚持向先进地区对标,向发达城市看齐,将对接融入长三角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
正是如此,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二天,庄兆林便带着徐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路南下,利用两天时间先后赴常州、苏州、无锡市考察,学习借鉴三地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高端平台、集聚发展要素、加快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思路理念,为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汇聚更大力量。
近3年来,徐州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多次赴长三角区域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其中包括小分队精准拜访3次,进博会期间拜访2次,杭州招商会期间拜访1次。据徐州市商务局统计,3年来全市“765”产业签约注册项目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项目超过500个,签约总投资近300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
此外,徐州还借助在沪举办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等平台和载体,构筑起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效拉长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可转化科技成果较少等短板,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在过去3年的恳谈活动中,徐州共对接近1000名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大院大所的院士专家、高端人才,促成408项意向合作项目,组织104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已落地70多个,涵盖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踏上新征程,徐州提出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均超万亿的愿景目标。为此庄兆林要求,要聚力完善城市功能,打造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坚持把徐州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考量,高标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塑造鲜明特色,抓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提升要素吸纳集聚力,做强做实区域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卫“四个中心”,主动融入长三角、积极服务周边城市,最大限度共享红利、共赢发展。具体抓手为——
加快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入。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依托工程机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长三角北翼制造业高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对接上海高端服务经济,全面参与长三角品牌提升行动,围绕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等领域,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加强枢纽联通和市场一体化发展。依托沿G3高速、京沪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大运河等通道,加快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空港开发区、高铁物流园等全面对接长三角发展主轴,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枢纽。
全方位深化与苏南对接合作。坚持区域互补、南北对接,推动发展理念接轨苏南,深化园区建设、项目招引、产业培育、开放创新等方面对接合作;主动承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移、成果转化,拓展与苏南产业链创新链分工合作、融合发展。
风起长三角,弄潮正当时。徐州正敞开胸怀,以更开放热情的姿态,全面融入长三角大家庭,共写长三角更灿烂的未来。
本报记者 岳旭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