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城乡颜值一路向“美”而行 ——“五年发展铸辉煌 扬帆奋战谱新篇”系列报道之生态篇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8-02
蝉鸣的夏夜,在海门城区的圩角河畔,前来散步、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以前的‘问题河’变成了现在的景观河,河水碧波荡漾,散步休闲舒适,我们的生活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市民袁美娟告诉记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海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海门更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的“常客”,“水清岸绿”成为最美风景线;高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田园一年更比一年靓,让海门“美”的成色更足。
加快推进沿江生态保护
海门靠江靠海,拥有61公里江岸线和25公里海岸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指引下,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和沿江风光带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守护好“母亲河”,全力营造魅力水岸空间。
铁腕治理化工企业,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海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淘汰落后的化工产能,大幅削减化工企业数量,对三厂工业园区、临江新区、开发区内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分批实施关停、退出,截至目前已成功关停、退出化工企业32家。临江新区不断推动绿色创新发展,11公里的长江岸线成为产业、科技、生态、人文交汇的转型发展靓丽风景线。
加速打造沿江风光,让“母亲河”更亲更美。昨日,在海门沿江看到,两个示范段项目青龙港生态绿地项目和临江新区东布洲长滩公园项目正在倒排时间节点,挂图作战,两项工程皆已实现任务过半。青龙港生态绿地项目沿江长度约1.2公里,总面积约30.34万平方米,作为海门58公里沿江风光带的重要节点和2021年率先实施区域,将凸显张謇文化和青龙港老码头的工业文化,以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努力建成“十里长滩、林风斜阳”的动人景致。东布洲长滩公园内部的江洲河已经疏浚完毕,景观亮化工程也已完成;5000平方米马鞭草花海的菜籽已经播散完成,即将在秋天迎来花期;5.5公里长的江堤路灯照明系统、一体化智能公厕都已完成安装;骑行道东段正在施工。根据规划,今年年底前,东布洲长滩公园将被建设成为遵循生态保护、人文景点、滨江生活相融合的自然公园,成为长江海门段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向环境污染宣战,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整体仗、主攻仗,有效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
压实大气治理,托起蓝天白云好“气象”。进入盛夏,海门生态环境局对城区空气质量省控站点3公里范围内工业污染源进行集中管控攻坚,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走航监测,坚决扼杀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污染的产生。区攻坚办联合相关部门分组连续进行全域督查,通过坚守“日行夜走”督查模式,压降工地扬尘污染,全方位织密大气环境监测的“大网”。经过全区上下同心协力,海门PM2.5平均浓度由2017年的37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28.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由81.1%上升到84.7%,空气质量状况全省排名稳居前列。
埋头水污染治理,实现活水畅流涌“清水”。全面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区、镇、村三级河道河长全覆盖。城镇建成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完成区镇“十个必接”工程;开展集中治理,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3%;14条入江河流整治取得硕果,全面消除劣Ⅴ类,其中,8条入江河流水质达III类。截至2020年底,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和南通市考以上地表水断面优Ⅲ类比例分别从2017年的66.7%、62.5%均提高到100%。
开展土壤治理,确保人居环境更加安全。这几年,海门加大力度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制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由2017年的6家增加到2021年的70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调查和关闭退出化工等地块的土壤调查工作;对污染地块进行土壤修复,确保安全开发利用,已有江滨二化厂等地块完成全部修复、效果评估工作。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中心、生活垃圾飞灰应急填埋场、有机垃圾易腐处置项目等均已建成投运;年处理2万吨的危废处置中心基本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建筑垃圾分拣调配中心正在建设推进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海门的重要任务。五年来,海门农村环境展新颜,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自2018年以来,海门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示范先行、全域整治”工程和“四大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城乡道路沿线、农村水环境、田园生态、村庄面貌等方面,重点攻坚农村垃圾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难点堵点,组织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销号百日攻坚等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三年行动的各项目标。海门于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中位列第一等次,并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被省政府通报表扬;2020年,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农村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短板。进入7月份,在海门街道三南村某施工现场看到,烈日炎炎下,2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污水管道铺设以及预埋化粪池等工程建设。今年,三南村分散农户治理任务为700户,目前全村已完成污水管道5860米,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1座,完成接管农户数234户。据介绍,今年海门全区实施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覆盖11个区镇,涉及46个行政村、超1.72万农户,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处理、分散处理、统一接管等三种模式推进工程建设。目前,各区镇施工点位将近50个,施工人数达520人左右,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已完成纳管户数7200户,占总任务数的40%以上。工程今年年底全面完工后,将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加快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提升村民幸福指数。走进海门的乡村,立马能感受到家园、田园相融之美。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常乐镇颐生村内,一排排整齐的柳树点缀着村路,别致的农家小楼,小桥流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据介绍,这几年颐生村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以常乐状元街为轴,在村庄内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街两巷”格局,同时在村南部打造总占地面积1800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在村北部规划设计了总占地约700亩的“花漾常乐”河西绿廊项目,对原有菜园、村落沟河进行梳理,打造绿植环绕的特色庭院,呈现出“花园融合家园,家园点缀花园”的生态宜居之景。
目前,海门已成功创建2个省级特色田园、1个市级特色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景在海门农村重现,村民犹如生活在田园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