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以文化建设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

来源:涟水日报 日期: 2021-09-17

近年来,涟水县文化工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乡土文化”复兴为切入点,紧盯“乡村振兴”目标定位,在创新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亮点不断涌现。从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落成到滨河新城科技文化中心、古淮河生态文旅带、今世缘非遗保护区的全面启动;从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获省文华大奖,并成功入选“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到演员许晴荣登第28届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配角奖榜首;从院线电影《小猫爱上鱼》的顺利开机、金鸡坨生态农庄建设到云锦《红楼梦》百米长卷走出国门、《大圣归来》走进央视;从中华诗词之乡成功创建到全国“双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从国家艺术基金、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到厅市合作、市“双名”工程资助项目,我县文化建设捷报频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毅批示肯定“涟水文化建设全市有位置、全省有影响、全国有突破”。

立足本土、挖掘特色,让乡土文化“香”起来。文艺创作接地气,把“土特产”打造成“畅销品”。在艺术精品创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展示身边的人和事,传达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现代淮剧村官戏三部曲大获成功,淮海琴书《良心债》获得点赞,《安东呱话》呱出正能量。名家培养走基层,把“土专家”培养成“正规军”。把土专家聚集起来,为他们组织培训、搭建平台、提供机会,鼓励他们亮出绝活、拿出作品,投身全县文化建设,争当名副其实文化战线的正规军。目前,全县拥有省级以上各类文艺名家100多人,选树新老乡贤200多人。培育壮大南集小淮剧、江苏青春歌舞团、前进淮海琴书等民间院团30多家、自发性群众文化志愿者社团组织100多个。遗产保护全覆盖,把“老字号”转变成“新品牌”。围绕传统的红色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名片,在全县组织开展“讲百村故事、重新认定百家涟水老字号”等6个“一百”活动,传承发展涟水优秀传统文化,让“老字号”注入“新活力”,打造涟水地方文化的新品牌。现已认定县级以上“老字号”9个,新建特色田园乡村10个,高沟扁担村、红窑夏楼村被列为市级试点村,红窑云锦、前进琴书、南集戏曲、石湖民俗等“特色文化小镇”建设初现雏形。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让文化阵地“富”起来。县博物馆、文化馆、毛广淞爨体艺术馆、夕阳红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县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滨河新城科技文化中心、五岛湖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今世缘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和古淮河生态休闲文化中心“四大区域特色文化中心”全面启动;五岛湖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今世缘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已先后创成国家4A级景区。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后盾,通过“一确保、三结合”,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目标考评体系,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推进。截至去年底,已有120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今年第三批73家正在推进,2020年将实现村(居)全覆盖。结合美丽乡村、书香城市创建,鼓励支持涟水籍文化名人、在外乡贤回乡兴办工作室、名人书屋、乡贤馆、村史馆、阅读新空间等特色文化场馆。目前,已先后建成毛广淞爨体艺术馆、朱凡纪念馆、陈登科陈列馆、王嘴村史馆等乡贤馆、村史馆20多个。

注重传承、创新打造,让文化品牌“靓”起来。大力弘扬好人文化、创新乡贤文化,在全国率先设置电子好人馆,开设涟水好人网,荐评涟水好人、选树新乡贤典型。2017年以来,当选中国好人、江苏好人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十大宣教示范基地”培育行动,先后打造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创建今世缘国家4A级旅游区,着力打造以古法酿酒自助体验为亮点的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以今世缘·等着我博物馆等为重点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新动线;创意规划中华缘文化主题园,全方位展示缘文化,实现由“卖产品”向“卖文化”的转变。将古典文学名著与云锦融合,成功织成云锦《红楼梦》百米长卷,作为2018年文化部文化走出去项目,赴瑞典国家博物馆展出,开创了我县文化走出国门的先河。

引领融合、助力发展,让文化元素“活”起来。让文化点亮生活。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文明镇村创建、“最美”寻找等活动。让文化融进产业。华夏云锦被国家、省版权局授予版权示范基地,天宫云锦申报省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皇家之音乐器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海润金艺文化中心、安东七坊街区项目全面推进。同时,放大今世缘·等着我和云锦《红楼梦》百米长卷走出国门效应,利用淮剧、云锦、缘文化等地域文化品牌的影响力,通过表演、展演、交流、合作等形式,推动我县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