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市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解读

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日期: 2021-08-20

图为全国“最美村镇”溧水傅家边涧东村。

历史的发展,总有些关键的时间节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南京人民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书写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南京实践的精彩华章。看今朝南京,山河景明,气象万千,正向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点线”发起最后冲刺。抚今追昔,我们不由感慨: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与思考

自古以来,“小康”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梦想。早在《诗经》里就有“小康”这个词,“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辞海》关于“小康”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学说中比“大同”低一层次的社会。“小康”这个极具中国元素的词汇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小康社会才真正被提上日程。新中国的小康之路,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邃思考、不懈探索和实践担当。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其后在《〈伦理学原理〉批语》中又进一步指出,“人类究竟之目的到底如何,还是不知道,但就眼前说,改造中国与世界,以达到大同世界却是具体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先建立独立的、民主的人民共和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实现大同。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解释说我们的小康社会虽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富有,但是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之后,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提出和建设小康,是我们党从基本国情出发谋求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2001年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宣布:“我们仅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在此基础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涵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在应对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作出新的部署,小康社会由“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清晰擘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路线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以来,又进一步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从大同理想到具体地解决温饱、再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我们党不断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南京探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围绕让人民生活富起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南京市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励精图治,历经艰辛探索、接力拼搏,最终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使千年古城焕发强大生机与活力,奏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强富美高”新南京的豪迈乐章。

(一)党中央始终关心和重视南京建设与发展

在全国建设发展大格局中,党中央对南京的发展始终有着更高的期待。

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来到当时栖霞区的太平村视察和调研,提出“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号召。太平村村民立即联合邻近各村组织起区内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定名为“十月高级农业合作社”。1965年11月,毛泽东同志再度来到南京,调查了解南京经济工作和工业生产情况,就抓好战备、生产、教育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1985年2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南京视察,南京干部群众的创新实践为伟人思考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提供了宝贵素材。此后不久,他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途中,特意安排在南京火车站停留,语重心长地嘱托“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点”,给江苏、也给南京以沉甸甸的责任。

200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党的两任总书记都对江苏明确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从此,“两个率先”就鲜明地写在江苏和南京发展的蓝图上,成为激励全市人民不懈追求、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

2013年3月,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殷切希望江苏“始终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是事业新的起跑线,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指出“江苏可以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视察江苏,就深化国企改革、抓好自主创新、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等提出一系列要求,为江苏、也为南京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和路径。

(二)南京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南京历届市委始终牢记嘱托,把中央要求与南京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致力改革、推动发展,这一实践历程可以从历次党代会议题和决策部署中得到有力印证。1956年召开的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市首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南京。1959年至1971年市委召开了第四、五、六次党代会,因为急躁冒进和一些“左”的因素干扰,南京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行。1978年第七次、1984年第八次党代会,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任务。1989年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具有古都特色的、开放型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1994年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国际化大都市。2001年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明确要求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随后江苏省委明确提出,在2010年左右以县为单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根据省委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市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到2007年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2006年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具体分“两步走”,到2007年以市为单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5项指标;到2010年以区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2011年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2016年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贯彻新理念推动新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

历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愿景,从南京发展实际和现实条件出发,比较好地把握了南京在全国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推动南京积极主动融入全国和全省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争先进位、阔步前行。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1984年7月,国务院确定南京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9年2月,批准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单列;1994年5月,南京升格为副省级市;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

(三)南京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呈几何级跃升态势。1978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5亿元,1987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00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16年南京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1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近年来,南京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紧扣“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城市定位,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南京篇章中不断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正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跨区域发展合作机制、南京都市圈升级版先后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全国第四。实体经济巩固壮大,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19年服务业占比62%,连续十多年成为南京第一支柱产业,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四大行业占服务业比重大幅度提高。从1980年到2019年,全市GDP由42.5亿元增长到1.4万亿元;人均GDP由500美元左右增长到2.4万美元;全市城镇化率则从42.3% 增长到83.2%。

——富民优先战略有效落实。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富民强市、民生为先,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重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019年与1980年相比,全市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其中城镇居民年收入由785元增加到63472元、农村居民年收入由124.4元增加到27636元,居民人均收入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住房条件持续改善,房地产业、住房保障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截至2019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63.2平方米。

——城市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南京多次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年增千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深入推进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5大地标产业,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和强大发展潜能。南京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配位化学、生物医药、软件技术、无线电与微波技术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大力实施绿色南京发展战略,近年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国土空间统筹规划和协调管控,强化“河长制”和垃圾强制分类、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规划建设“一江两岸”,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主城区域基本实现“零”化工生产企业,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全市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截至2019年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2%,森林覆盖率达25.6%。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69.9%,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每立方米69微克。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市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南京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卓著。坚持以树立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重点,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引领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突出以创促管、以创惠民,有效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建设书香南京和文化南京,建成雨花台干部学院,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相关立法工作,加强对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等时代价值的研究、阐释与传播,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巩固发展。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全市80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城乡、奉献社会,成为传递爱心、播洒文明、引领风尚的美丽风景线。2008年南京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批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在此后复查确认保留至今。

——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服务,完善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建立符合南京实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规范发展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机制,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2019年底南京地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到87.78万人。优质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卫生服务机构遍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警务网格和综治网格“双网融合”,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惠及千家万户。2010年以来,南京连续10年入选“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南京经验与启示

足迹见证历史,历史照亮未来。南京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和光辉成就,在带给我们感慨之时,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必将激励我们进一步砥砺逐梦、奋勇前行。

(一)坚持党的领导,走好中国道路,牢牢把握南京发展正确方向和方位。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京的精彩实践、南京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时代魅力,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小康的南京蓝图才幻化成现实模样。我们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南京建设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时代方位,更加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南京篇章。

(二)坚持解放思想,打开发展视野,不断优化城市承载功能和发展定位。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改革实践中,南京党员干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不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专题活动,推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不断转变提升,激发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与时俱进。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为突破口,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上双向发力、汇成合力,打造南京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强引擎”。就南京城市承载功能和发展定位而言,先后经历了建设多功能的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等多次变迁,发展阶段性目标随着发展的进程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了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国家和江苏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与同频共振,充分彰显了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和发展追求。

(三)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发展路径,有效激发区域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最强音符,创新是推动发展第一动力。近年来,南京以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为引领,牢牢把握企业主体和产业主线,围绕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配置科教资源、部署创新链条,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创新发展,逐步解决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等痛点,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高水平小康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创业成本,大力营造激励创业、鼓励创新、支持创造的政策环境,推进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各类科技创业园区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有效统筹城乡发展,深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促进城乡错位、协调、融合发展,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四)坚持目标引领,深化对标对表,扎实推动要素协同发展和联动并进。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10年,在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8项25个指标中,南京率先完成8个,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市绿化覆盖率等。其次完成的有13个,包括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恩格尔系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最后完成的有4个,包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环境质量等综合指数。2013年,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扩展到五大类22项36个指标,并对原部分指标的数值进行提升。对照这些指标要求,南京坚持区域统筹,强化市与区县、街镇等要素协同、联动并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2016年11月,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富美高”新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此,南京以实施“十三五”规划为牵引,紧扣高水平、突出高质量,进一步在全方位对标对表,建立完善一整套综合评价、激励约束等考核指标和责任机制,打响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战、收官战。

(五)坚持人民至上,实践为民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期待。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实践中,南京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小康的实现程度与人民的获得感同步提升。近年来,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扶持经济薄弱村和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发展为重点,着力脱贫攻坚,推动民生改善,在补齐全面小康突出短板上取得重要成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绝不可以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必须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南京实践新征程。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广泛性和高质量,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