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风雅秦淮自有腔调
来源:秦淮发布 日期: 2021-07-23
乌衣巷、长干里、大报恩寺塔、评事街,随着游戏《江南百景图》的刷屏,这些秦淮元素再次“火出圈”。如果从游戏“穿越”到当下,我们更加能感受到这些场景的时代感和文艺范儿。他们就像一件件艺术品,凝结了每个时代的光彩
“十三五”以来,南京市秦淮区在保护更新老城过程中,持续用艺术为城市赋能,积极构建城市艺术生态系统,让老建筑、老空间、老字号、老故事有了创新表达,把近2500年的古城金陵历史文脉在这片土地上沉浸下来,让城市更有味道、更具腔调。
一城一河:明城墙与秦淮河
艺术加持让历史建筑会“说话”
历史建筑是一个“容器”,是城市发展脉络中的一种物证,是市民的集体记忆。只有抱着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让历史延续。秦淮区因母亲河秦淮河贯穿区域全境而得名。有着近6000年的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建城史,是南京城市的起源地、江南佛教的发祥地、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明清江南文化中心。秦淮全域内有130余处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12处。7.3平方公里的老城南,集中了明城墙、秦淮河、江南贡院、金陵机器制造局等世界知名的历史建筑,是南京城市记忆的标志性区域。如何让这些历史建筑在当下更好地表达?秦淮人本着对历史、当下及未来负责的态度,坚持“用艺术点亮历史,让历史照向未来”,把老城保护更新当作艺术品精心雕琢,使历史沉淀下来的时代记忆,跨越时空,最大程度地还原到当代建筑肌理中,成为经典案例。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夜景图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科举博物馆前身为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达到鼎盛。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
夕阳下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江南贡院是百万举子的梦想之地,据史料记载,清代114名状元中,有58名从江南贡院走出,被誉为中国古代培养官员的摇篮。为更好地保护江南贡院明远楼、号舍、碑刻等建筑遗址、文化遗存,展示科举这一有“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之称的、中国制度层面对世界的贡献,秦淮区按照“第一个中国科举文化展示中心、中国科举文物保护中心、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中心为一体,全国最大科举专题类博物馆”的定位,面向全球比选科举博物馆建筑、展陈设计单位,确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培森分别领衔担纲;聘请全国最权威的科举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起草内容文本大纲,保证展陈内容的精准专业;组建专业队伍,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10000多件文物展品,前后历时5年时间,于2017年1月28日开馆。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内景
建成后的科举博物馆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内部展陈充分吸纳了江南贡院的历史精髓和文脉,1300平方米的墨池、130米的环形通道、鱼鳞一般的瓦片外墙,用书简堆砌而成的内墙,充分展现了1300年的科举历史及其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已成为南京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被市民游客称为“会呼吸的博物馆”。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明远楼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主题展“文明的阶梯——科举文化专题展”荣获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最受欢迎博物馆”TOP10、 “南京十大新锐文化地标”等荣誉。科举博物馆的打造,融入了这个时代的建筑语言,给千年夫子庙带来面貌上的重生,由从前的“市井烟火”变身成城市的“大家闺秀”。
老门东游人如织
而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最初规划设计时,就将老城南的生活风格和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青砖黛瓦、青石小巷、紫藤蔷薇、老字号等元素交相辉映,呈现出浓浓的老南京记忆,有着“心之最、城之南,最城南、是门东”之美誉。
老门东街巷
现在的老门东已成为南京人的“文化客厅”。箍桶巷主街两侧,一侧是纵横交织的一人巷、二人巷、三人巷,小巷中古旧的路灯,攀沿的紫藤,静谧的书店,醇香的咖啡,最美的花迹酒店,穿着汉服的小姐姐穿巷而行,古琴《酒狂》在明城墙脚下悠悠响起,历史的古韵、人文的雅致、艺术的光辉,美妙瞬间凝固定格,沉淀下艺术之美,让繁忙的都市人感受一份难得的清雅。
老门东小景
主街的另一侧,酒吧、美食、影院、城墙动态画面,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市的休闲品味、各种精致的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呈现出老门东的另一张面孔。
老门东明城墙下的映山红
就像“南都繁绘”还在这个城市,从未走远。2018年,老门东入选江苏省首批老字号街区,2020年入选大众点评全国33条“必吃网红街区”,成为南京唯一上榜街区。
老门东街巷
正在改造中的历史风貌区——小西湖片区则是一幅活化的“老城南生态市景图”。小西湖片区是“南京记忆”的重要载体,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整个片区改造采取“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模式,首次在历史风貌区内建设微型综合管廊,彻底实现雨污分流、改变积淹水状况,通过管廊增加消防设施功能的延伸,极大提升片区安全。以“院落和幢”为单位,因地制宜,艺术化改造,既保留了文保、历史建筑和古树古井,也留下了街巷、原住民,留住了搬不走的“烟火气”。小西湖片区的每一处改造都有着生动而难忘的故事。堆草巷33号的院子错落有致,各种花花草草生机盎然,100多年的石榴树上结满火红的石榴,另有一棵60多年的枇杷树,新与老和谐自然。
小西湖片区堆草巷33号“共享院落”
原住民陈鸿荣家院子就是典型“共生院落”——老屋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设计规划师的工作室,一半作为生活用房。同时文化展馆、非遗工坊、文创零售、民宿餐饮、休闲娱乐, “夜宿”“夜食”“夜娱”等业态的打造,让白领、游客和住户同在一片屋檐下,“大家一起做好邻居”,小西湖的故事又活了起来。小西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当下保护更新的故事、进驻商家续写的故事有机融合,有望打造出与夫子庙、老门东既关联又不同的独立IP,成为“原住民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的新样本。小西湖片区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建设方式,找到了在旧城改造和更新中延续城市之魂的平衡点,让老城南的故事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艺术赋能让城市空间更“灵动”
秦淮文化丰富多元,是故事的富矿。秦淮从中提取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1+4”故事线,1即明城墙、秦淮河“一城一河”,4即科举、报恩、非遗、郑和文化,并用创意、科技、文学、艺术等方式,将“1+4”故事轴线上的李渔、吴敬梓等名人故居,金陵凤凰台、周处读书台、桃叶渡等空间,打造成博物馆、纪念馆、阅读空间,让建筑肌理、生活元素、美妙体验融为一体,既沉淀了城市文化与历史,又让历史空间有了新的故事表达。
永银钱币博物馆“有钱花”文创产品
博物馆是打开秦淮的重要方式。7.3平方公里的老城南区域内有永银钱币、江南丝绸文化等近30个主题博物馆,很多具有超高人气。其中,永银钱币博物馆作为南京首家以钱币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融合古今中外钱币、传承发扬中国钱币文化、普及钱币历史演变、弘扬钱币知识,自2018年底开馆至今,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博物馆开发的“有钱花”“有钱途”等文创系列销售火爆,单品销售额突破亿元。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是首家从美学角度阐释江南丝绸文化的专业主题博物馆,该馆主要收藏具有江南丝绸文化特点的丝绸文物、品种纹样、文史资料以及各种珍贵的非遗产品和丝绸制品,并以实物、复制品、模拟场景、多媒体互动、文字展示等丰富手段,再现出江南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馆内展品300多件,常年开展系列互动活动,打造了行业最高水平的丝绸的文化艺术中心、丝绸文化交流中心和丝绸文创开发中心。
转角·遇见—姚文采故居
“转角·遇见”让人充满期待、充满惊喜。秦淮通过“微更新”工程,活化利用区域内有历史底蕴、有人文特色的街头转角,在全区策划打造了文采书屋、吴敬梓纪念馆、郑和纪念馆、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等近100个集展览展示、全民阅读、资讯查询等为一体的“转角·遇见”文化休闲空间。将散落四处的文化资源、历史遗存串起来、亮出来、活起来,把秦淮的特色基因、文化味道嵌入到全域布局中,将美好生活送到老百姓的身边。24小时南书房,坐落在朝天宫片区秣陵路的一个旧院落里,旧楼旧窗、旧沙发、旧地板、旧书,加上门前有一棵大琵琶树,安安静静的味道浑然天成,即使藏在深闺也有人识。
转角·遇见—南京晓书馆
门西凤凰台遗址下的晓书馆,2019年11月正式开馆,由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发起,晓书馆公益基金会与大屋顶文化、悦动·新门西三方共建,著名设计师蒋友柏操刀设计,南京城墙标志性的“一城、二马道、三瓮城、四城门”隐藏在空间中,具象成“文化客厅”“文化花园”“城墙阅读区”“文化织台”“绘本角”等功能区,有种博古通今的豁达与通透。
南京艺术书展现场
“转角·遇见”空间,让市民游客在生活和旅游中多了一种更为舒适宁静的生活方式。该项目获得2018年度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骏惠书屋先锋书店
书店是秦淮每个角落不可或缺的标配之一。“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南京人身上的诗意和南京城市的文化气质大多与秦淮相关。太平南路上的古籍书店、新街口的新华书店、三十四标的共和书局,这些曾经骄傲的存在,在智能手机、电子阅读霸屏来临的新时代,依然是城市的经典,依然是南京人心心念念的时代记忆。
转角·遇见—吴敬梓故居
同时,秦淮又在夫子庙、老门东、熙南里、朝天宫等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明城墙肚里,打造了骏惠先锋书店、当当书店、秦淮书舍、青春书店、三余书社、不熟等一批品牌书店,将非遗、文创、美食、科技等元素融入其中,策划艺术书展、分享沙龙等精品活动,构建了“书店+咖啡店、书店+美术馆、书店+艺术展览、书店+文创产品”等发展模式。
艺术创意让特色品牌更“经典”
六下江南的清代乾隆皇帝流连于古韵悠悠的秦淮河畔,感悟沧桑巨变,深情写下“延属长干最古区,兴亡曾几阅吴都,祇今惟有春前柳,依旧青青入画图”。几千年的历史,让秦淮人文荟萃,也让传统技艺在秦淮云集。南京是明代最大的官营手工业基地,一大半集中在秦淮,木匠营、颜料坊、箍桶巷、剪子巷等,一大批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全区现有金陵刻经、金陵琴派等各类非遗项目93项,国家级以上项目占全市的55%;非遗传承人244名,国家级传承人占全市的42%,先后3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秦淮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发展思路,用艺术为品牌增值,让秦淮灯会等一批非遗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秦淮灯会夫子庙灯展区
秦淮灯会目前是南京春节最重要的节庆活动,有17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正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1986年恢复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34届,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在保护传承灯彩技艺的同时,秦淮灯会将手绘、剪纸、镂空、光雕、立体造型、卡通等多种技艺融入其中,与加拿大埃因霍温等城市著名灯光设计师共同开发制作现代大型灯组,不断提升艺术审美,让灯会走进了世界舞台。
秦淮灯会白鹭洲灯展区
目前,秦淮灯会已多次与台湾地区和上海、西安、韩城、大丰等城市合作举办“苏台灯会”“双城灯会”“三城灯会”,多次远赴欧美、非洲、亚洲的50多个国家最知名的城市交流办展,并与荷兰的埃因霍温、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等多个城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接王者荣耀等国内顶级IP,为秦淮灯会赋能数字艺术力量,带动春节期间景区游客量、消费额不断“井喷”。
秦淮灯会灯市
近三年,秦淮灯会与各类项目合作额突破5000万元,2019年秦淮灯会游客消费高达23.6亿元,对南京市春节期间经济贡献达10%以上,入选“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之首。
秦淮礼物状元郎
“秦淮礼物”是南京旅游文创的代表品牌之一。产品以夫子庙、科举、状元元素为主题,以小状元为代表人物,结合秦淮特有的秦淮灯彩、秦淮八艳、秦淮风光等主题,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目前上架销售产品数量有10000多款,最为热销是状元郎系列。夫子庙、老门东“秦淮礼物”3家旗舰店和专卖店节假日期间常常人气爆棚,带有浓浓秦淮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装进口袋”,带到世界各地,刷新了“秦淮印象”。
秦淮礼物状元郎
秦淮礼物自2014年8月诞生以来,累计销售额达1.39亿元,线下门店流量超600万人次/年,超1000万人次买过“秦淮礼物”。近三年,“秦淮礼物”多件作品获国家特色旅游产品创意设计赛大奖,秦淮礼物店入选南京首批特色文旅商店名单。
老门东花迹酒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写出了秦淮的浪漫与神秘,让人无限神往。秦淮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与君亭、颐和等国内品牌酒店合作,沿秦淮河,打造了以“夜泊秦淮”为品牌的大戏院、芥子园、隐逸水街、秦淮书舍,以及花迹、隐南等系列文化主题酒店,让游客在秦淮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感受“风雅秦淮”。
艺术表达让城市故事更“感人”
故事,是一个城市吸引力所在,它能让冰冷的建筑形态有感情、有温度,从骨子里散发出魅力。秦淮注重深入挖掘和提炼每个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经典文学语言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让秦淮故事鲜活呈现在世人面前。
江苏网络文学谷—赏心亭
打造网络文学谷。江苏网络文学谷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牌,秦淮区政府与江苏省作协、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打造,按照全国 “网络文学精品生产高地”“泛娱乐产业发展策源高地”的定位,着力打造以秦淮IP内容为核心,内容教育、版权交易、视频制作等支撑的网文产业链、数字内容生态圈。目前已引进姞文、景扬、赵瑶瑶、青雀等知名作家23个,其中姞文工作室获评南京名人工作室。引进分布文化、墨悦科技等网文及相关企业24家,集聚了江苏省网络文学60%的平台企业,签约企业网文产出居全省首位,其中分布文化(红薯网)市场估值达20亿元,在网文领域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三。
江苏网络文学谷—孙楚酒楼展厅
网络文学谷挂牌以来,共创作原创作品14191部,其中网络小说14045部、原创剧本100余部、影视作品46部。其中以大报恩寺、科举博物馆、瞻园、长干里等历史建筑和地标为原型,姞文创作的《歌鹿鸣》《瞻玉堂》《长干里》等《秦淮故事》系列小说,深深打动读者,引发粉丝共鸣,很多人看了小说以后纷纷到实地打卡,《歌鹿鸣》与《长干里》2部作品正在影视转化。
江苏网络文学谷—吉祥物及文创产品
同时,网文谷多部原创精品先后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评定的重要奖项,其中《长干里》《全科医生》2部作品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奖,《白衣执甲》《明城攻略》《方觉夏已深》等作品先后获中国作家协会2020网络文学重点作品、省广电视局专项资金补贴、中国青年原创故事大赛奖等。
打造秦淮河畔小剧场群。秦淮将小剧场群建设作为讲好秦淮故事的核心支撑和带动文商旅融合串联的重要抓手,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景区、园区挖掘改造建设一批小剧场群,塑造“秦淮有戏”品牌。目前已梳理并开放沿秦淮河的文博场馆、园林景点、历史街区、河厅河房、公共空间等近30处载体资源,建设一批嵌入景区、园区、街区、社区的小剧场群。
秦淮有戏—沉浸式演艺《桨声灯影·文都行》
与江苏省演艺集团共同打造以紫金大戏院、江南剧院、人民剧场为核心的太平南路演艺集聚区,形成夫子庙老城南景区与新街口商业街区南北呼应、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目前,门东的德云社、夜瞻园的“夜瞻园·金陵寻梦”、南捕厅的《南京喜事》等11个剧场已开展常态化演出。
《南京喜事》
秦淮有戏—《夜瞻园·金陵寻梦”》演出
位于夫子庙核心区的戏院里项目,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集沉浸式实景娱乐、古风市集、主题街区等多业态为一体的文商旅融合街区;长乐剧场将集结戏曲名家和“本土”非遗演艺品牌,共同为票友呈现精彩剧目;围绕世界文学之都策划的沉浸式演出“桨声灯影·文都行”在今年7月23日1.0版本面世后,启动2.0打版工作。
秦淮有戏—《金陵幻夜·意境愚园》演出
与江苏省演艺剧团共同策划的园区实景演出《金陵幻夜·意境愚园》今年7月18日和19日完成首演后,正在改版提升。这些剧场将与科举博物馆等近30个文博场馆,文采书屋等近百个“转角·遇见”文化驿站,晓书馆、古籍书店等近百个最美书店、24小时书房一起,串点连线成片,编织起覆盖全区的文化服务和文旅消费网络。未来,在秦淮“白天看景、晚上看戏”,逛夜市享美食,坐游船赏夜景,泡书店品书香,到博物馆感受历史气息。了解沉淀2500多年的秦淮故事,将成为这里的主要休闲和生活方式。
南京创新周“桨声灯影里的‘大咖故事荟’”第一季活动嘉宾
向嘉宾—佛罗里达赠送秦淮画册和秦淮故事等产品
打造主题活动。紧扣世界文学之都,打造“桨声灯影”系列论坛,先后举办南京创新周“桨声灯影里的‘大咖故事荟’”1、2季,“桨声灯影里的‘网络文学’”等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顶尖大咖参与文学之都IP、秦淮故事、小剧场等热点话题讨论,利用粉丝效应,有效引爆秦淮流量。
明远楼前的“我在秦淮河畔吟诗赏月”中秋诗会现场
2019年9月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办的“我们的节日——我在秦淮品诗赏月”大型活动,李立宏、张一清等文化名家会聚,线上线下传播量超过3亿次,让“最美赏月地”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成为中秋小长假热度最高的“网红文旅IP”。与现代快报合作的“门东快闪”活动,点击量突破2亿人次。精心策划的“唐伯虎穿越到科举博物馆、邂逅美丽爱情”的故事,点击量突破1亿人次,网友评论:被惊艳到了、男版步步惊心。
打造新业态。秦淮将历史形态融入产业新业态,用有特色的场景和产品吸引人的“眼”,用有回味的体验抓住人们的“心”,引领城市发展潮流,打造鲜明标识,让文化既是历史的,更是未来的。与国内“AR+AI技术”标杆企业易现先进科技探索合作科举博物馆、小西湖片区虚拟空间和新场景开发应用,让城市衍生出更多可能。改造的小西湖片区已引进腾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业内头部企业。其中腾讯棋牌IP场景“欢乐茶馆”,一方面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对外展示南京传统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将有效提升原有居民对于小西湖背后的南京传统城市底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文创项目将结合小西湖万氏故居建筑,打造“大闹天宫艺术馆”。此外,书籍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老师的虫文馆、木刻水印技艺馆信睦堂、“我是谜”沉浸式实景推理游戏馆等新业态的加盟,让城市故事充满生机。未来,街区还会引进物联网和大数据,形成多元共生发展新生态。
时光荏苒,变幻更迭。风雅秦淮,自有腔调,秦淮用艺术的“时光机”,连接起历史轴线上的每一个精彩缩影,描绘了一幅岁月纵深的城市长卷。兼容并蓄、时尚大气,让历史犹在、记忆犹在、风雅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