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李典村:“典农园”让村民摘掉“穷帽子”
来源:扬帆APP 日期: 2021-08-30
9月30日,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李典村村民周光祥,刚刚浇完果园里的水,正和李典村党总支书记潘传镜聊着果园的情况。“今年最后一批晚桃上周已经全部售罄了,明年桃园就进入盛果期,而且从8月到10月,都有桃子下树,到时候的生意会更好。”周光祥那张被太阳晒红的脸笑得很开心,就和他果园里的桃子一样红扑扑的。
流转土地变身果园结硕果
39岁的周光祥是土生土长的李典村人,以前靠打临工为生,一年的年收入只有小几万,还不稳定。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光祥和潘传镜聊天想要自己创业,“当时,潘书记就说村里有很多闲置土地荒废着,可以试试开个果园,种植水果。”周光祥说,他跟着潘传镜去村里转了一圈,选中了现在果园的位置。
说干就干。2016年,周光祥流转了李典村一百余亩土地,发展果园,取名“李典生态农园”,主要种植桃子,还有一些草莓和梨。
从未从事过果树种植,一开始周光祥下了不少功夫,光种植书籍就读了10几本,还去全国各地拜访果园园主,到处取经。2019年,是桃子第一次结果,“三年了,见到回头钱了,也让我有了信心和希望。2019年桃子产量达到1万斤,收入超过10万。”周光祥说到。
李典村成立“典农园” 村干部当“红娘”
桃子产量高,销售又是个大难题。“有句老话,叫‘隔夜不贩桃’,说的就是桃子保存时间短,下树就要赶紧发出去。”周光祥告诉记者,听说以往村里其他种植户销路不畅时,只好在沿江高等级公路两旁架起凉棚,摆摊设点,就那样还会导致很多水果因为滞销烂掉。但周光祥却一点不担心,因为村里有“典农园”!
原来,2018年,李典镇党委政府将原本的一处固定闲置资产无偿给李典村使用,同时镇领导班子成员挂包联系李典村,指导开展 “一村一品”创富项目建设,建立了“典农园”。
“典农园”取名于“李典村农民菜园子”,全名“扬州典农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旨在统一汇集李典村以及其他村农户家的富余农产品,形成李典特色。记者在典农园看到,一楼为展销休闲中心,展示典农园旗下的产品,进行直接的销售,二楼设立典农食府,所用食材皆为农户家的农产品,真正做到“原汁原味原生态,土生土长土特产。”
潘传镜介绍,在典农园发展初期,12名村干部,每人联系村内10户经济水平相对薄弱的农户,按照“典农园”公司的统一标准,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和种养殖,所收获的农产品,比如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等,都可以以市场价批发给“典农园”, 然后由“典农园”公司进行集中推广、包装销售,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也提升了全村农户的整体经济水平。公司经营向着市场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潘传镜结对的就是周光祥,他几乎每周都要去“李典生态农园”,看看果子的生长情况,和周光祥聊聊,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周光祥的桃子成熟后,几乎50%的销量是由潘传镜介绍的客户买走的。
“大部分村民不掌握市场需求,而且销售渠道相对单一,通常就是拿到路边去叫卖。”潘传镜说,村干部由于工作原因,掌握的信息多,人脉广,和企事业单位比较熟,这些单位的食堂就是目前最主要的客户源。除此之外,现在的年轻干部懂得利用网络在线上销售产品,就算不是附近的人也能通过电商买到我们李典村老百姓的产品。“据我们预估,这一项每年至少给每户村民增收一万元。”潘传镜说,“未来,我们想打通超市、蔬果批发市场渠道,让我们村的农产品‘走’得更远。”
开设希望村塾和农家书屋,扶贫重在“扶智”
潘传镜知道,要想让村民有更大的提升,不仅要“富了口袋”,还要“富了脑袋”。2019年,潘传镜在村里建设了希望村塾和农家书屋,让村民免费借阅书籍,同时,还经常开设免费培训班,旨在通过典农园公司平台普及现代农业,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加大新理念、新技术推广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已有4000人次参与了培训。
潘传镜介绍,2016年,李典村全村集体收入仅39.2万元,远低于广陵区当年村集体收入55万元的平均值。短短两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增加到71.2万。“今年粗估了一下能够达到集体经营性收入60万出头,应该说,村民已经彻底脱掉‘穷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