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培育新时代江苏自主创新文化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江苏作为拥有先天创新基因和后天创新能力的创新大省,却鲜有具标杆性的大型创新企业和高端领军人才以及知识产权或品牌。主要是因为缺少积极开拓、勇于尝试和包容务实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也源于强政府主导创新战略的副作用。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不仅要培育创新文化,更要强调自主创新文化的培养。

在概念层面,要厘清创新文化与创新战略、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首先,创新文化不等同于创新战略。创新战略是一种国家层面设计的法规,通过强调在工业、农服务业、科技、教育、人才等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通过积极主动地在工艺、技术、产品、组织和营销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在行业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特的优势并使国力增加。创新文化作为创新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鼓励和崇尚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广有助于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浓厚的创新文化又可以使创新战略顺利达成目标。其次,创新能力不等同于创新文化。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它犹如创新原核,需要有适宜它迅速成长的外在文化环境与土壤。而创新文化就像空气和水,有了它,再配合阳光、土壤等条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开枝散叶、茁壮成长。创新能力是创新文化的原生动力,创新文化的形成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合力。

在认识层面上,要改变长期以来约束创新的“技术决定论”观念,跳出科技带动创新驱动的固化思维,以文化的培养和氛围的营造促进创新能力转化。我省创新文化的相对落后根源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的开放度、包容度不够,缺乏试点探路、宽容失败和承担风险的勇气。政府在引进技术应用的同时要鼓励企业创新。用人方面要将应试与能力相结合,提高能力权重。管理上国有和民营要同等待遇,提升民营尤其是创新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体制机制上加大灵活度和开拓精神,变规则适应者为规则的引领者。

在实践层面,要加大创新宣传力度,开展一系列的创新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自主创新重大部署,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创业创新和创优典型事迹。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探索、鼓励冒尖、勇于竞争、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打造创新型标杆企业,以小微创新企业为蓝本,扶持具有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使之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产生典型示范效应,引领其它产业和行业创新。开创和保护原创品牌,不仅要培育更多行业的隐形冠军,更要下决心开创并保护原创品牌,通过品牌提升区城的创新形象。搭建创新会展平台,通过积极承办国家级有特色的各类型创新会展活动,增强创新行业信息的传播、行业人脉结交以及业务沟通,打造创新的影响和声势,树立区域创新形象。创新科研体制,改变目前学术评价制度片面采用定量化和论文发表、期刊份量等“数字化管理”方式,切实尊重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和智慧成果。学科设置和科研方式要适应产业交叉融合,科研成果处置、收益分配、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等机制建设尚需完善,尤其是课题发票报销制度严重影响和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集中和整合较为分散的科技资源,加强省与地方的统筹、部门及行业的协同、国内外科研创新资源的统合。塑造创新人格,在基础教育中培养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尊重个性,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高等教育中要鼓励、引导创新,增强大学生探索性、研究性和实验性教学。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所以创新人格要具备资源的整合能力、新知的学习能力、技术的革新能力、人际的协调能力、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即基于开放、共享、包容、合作的灵活性。 

(朱 珊 作者为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