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让企业不再奔波于一枚枚公章之间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省审改办先后组织问诊于企、问需于企、问政于企系列走访调研,分别就行政审批的痛点、堵点、企业投资相关项目省级部门不再审批清单、开发区全链条审批清单、企业一年交了多少笔费用等问题解剖麻雀。从1518户企业调查来看,企业从市场准入到施工许可,生产许可、创新激励到年检年审等,都荷载着不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高在哪里?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过载”。一是注册开业。企业在申领营业执照时捆绑着226项行政许可,经持续改革后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60项、后置审批164项。开办企业现有流程还有9个,平均耗时28天,名称预核准、银行开户、资产评估、电子证照、信用监管、简易注销等环节,是下一步要啃的硬骨头。

二是施工许可。企业上项目,从拿地到建房至少需要22个流程、66道审批、274个工作日才能获得施工许可。企业反映,上一个项目要盖92枚公章,交53笔费用,找23个中介,提交300多件材料,耗时往往一年以上。“求爹爹拜奶奶,少不了请客送礼”,“不上项目很潇洒,上了项目做孙子”。企业要盖到一枚公章,往往要送烟送酒送红包。企业上马一个项目,时常是县里批、市里批、省里批,还有一堆的审图、评估等中介环节。

三是生产许可。企业拿了证照,盖了厂房,装了流水线,但不一定可以生产,在工业产品领域还有一长串的生产许可。涉及食品、药品、健康、安全方面严管是必须的,但现在目录太长、管得太多,涉及100多门类1000多个品种,每个许可证往往要经专家3-5天认证,审批周期超过2个月,交纳明的暗的费用2万到10万元。此外,企业每年还要为各类其他检测、评估缴费。

四是创新激励。企业有不少创新项目,因“缺关系”而没有获得引导资金。有的军民融合项目,投入巨大,但因专项资金申报审批问题,没有获得相应的税费政策支持。我国平均每年有60%的企业因申请税收优惠的程序冗长而失去机会。

五是年检年审。中央已明确要求,各种年检、年审改为“年报”制,但企业反映,相关部门和中介组织扛着现有的部门规章、规定,凭借职能部门的职权,设置中介、第三方环节,冠服务之名,行垄断强制收费之实。

应当承认,部门立规立章的初衷,主观上并不想增加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但又从便利部门行政管理的角度,千方百计设置繁文缛节,从为企业提供一个项目的服务到为企业“服务收费一辈子”。我们从计划经济走来,习惯于凭借权力实施审批,重批轻管,以批代管,只会批不会管。习惯于借助“问题导向”,从部门利益立场出发,以权力配置资源,干预企业的微观环节,以审批代替监管和服务。对审批很留恋,对监管很迷茫,对服务很冷漠,让企业奔波于交叉重复的审查、形式主义的评估、名目繁多的缴费和一枚枚公章之间。多主体利益共生的审批链条,体系庞大,关系复杂,环节众多,导致设租寻租几率极高,腐败丛生。

行政审批的实质是以政府权力配置市场资源。行政审批制度依赖“处长审批”,不但没有实现管住管好的目标,恰恰暴露出一系列弊端。审批管得太多、太细,严重束缚企业和群众创业创新,滋生大量设租寻租的腐败。审批最集中的领域往往变成过剩严重的产业领域,也是腐败滋生的地带。在推进“两聚一高”的今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呈攻坚夺隘态势。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纠正审批上的不正之风,实行权力清单标准化运作,正是秉承权力源于法授的思想,权力究其根本是来自民赋。

习总书记指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举。要把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管的事一定管好,管到位”。李克强总理说,“放管服”改革实质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削手中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让利于群众和企业。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关键是“放到位”、“管到位”,主抓手和突破口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微观业务的管理和过多的干预。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必须实现“企业投资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公共利益”以外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按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减少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干预。还应明白,审批只是监管的首道环节,现代治理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更加实事求是,不只是关注“入口”的审查与承诺,更应该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全过程的服务。

首先,要更坚决彻底地向市场放权。要按照“简无可简、放无可放”的要求大力简权。第一要减少多层审批。企业上马一个项目,往往要经过县里、市里、省里层层审批许可,管理层级多,许多都是重复的。第二要减少多头审批。涉及的部门众多,分工太细,权责模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足。以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为例,现在县级部门18个、市级部门20个、省级厅局33个。第三要精简多主体、多环节、多收费的审批。要彻底斩断权力与收费的利益链条。

其次,要更严格有效地监管。要强化对涉及“两安三重”项目的严格有效监管,建立对安全、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机制,在更彻底放权的同时,要改变以批代管、只批不管、重批轻管的现象。以权责清单为边界,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依权责清单追责的机制,明确追责情形、免责事项。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健全企业法人、社会组织、自然人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信用监管支撑体系。变地毯式随心所欲检查为主,为随机抽查,信息共享,联合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健全奖励举报机制,形成宽进严管、信用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有效治理的监管体系。

同时,还要为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服务、规模定制、人工智能,倒逼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不见面审批” 模式。要着力解决网上联合审图、网上多规合一、网上联合评估、网上电子勘验等难点问题,实现网上咨询、指南、预约、受理、办理、查询、监督、反馈、评价、结果推送。推广无偿代办制,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减少设租寻租空间,努力实现便民服务一窗口、行政审批一公章、网格管理一中心、信用监管一平台、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张网。

(俞军 作者为省编办、省审改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