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村新农村 新农民 新画卷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9-22


漫步在邵伯镇渌洋湖村,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田野的水稻生机勃发,绵延的树林遮天蔽日,清澈的水面鱼翔浅底,嬉戏的鸭群争相觅食,一栋栋安详的农家小楼透出主人的欢声笑语……昔日的江都“北大荒”,如今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渌洋湖村的变迁,倾注着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书记张福龙的心血和汗水;渌洋湖村的变迁,正是江都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得益于党和政府重农惠农的好政策,让基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记者采访张福龙,他扳起手指如数家珍般地说,“2004年国家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延续了多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2007年,农村孩子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新农村、新农民、新画卷!”张福龙动情地总结10年变化,“村里建成10公里的村组水泥公路,实现了路路畅通、户户通水、家家装上数字电视……10年前是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现在是城里人羡慕农村人。农村越来越美,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交通便利了,养老、医疗保障覆盖面也更广了;10年前农村私家车寥寥无几,现在谁家有个小汽车已经不是稀罕事,种田靠机械、上班在村里、年年有分红,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农村要发展,观念一变全局新。10年前的渌洋湖村一穷二白,种田只能望天收。但是我们就认定,穷不生根、富不天生,只要敢想敢闯敢干、不怕吃苦,就一定能挖掉‘穷根’。”2003年,在张福龙的倡议和力推下,渌洋湖村两个村民小组悄悄地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其“震感”不亚于当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第二年春,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这是苏中最早的、由农民自愿以土地作股流转、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性质的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合作社。

“30年多前我开办渌洋工具厂是谋个人出路,20年前将企业捐给村里是反哺乡梓,9年前成立苏中第一个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探索性试验基地是希望全村共富。”具有百姓情怀的张福龙眼里,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正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再苦也是甜的。

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引江水入湖工程、现代渔业示范园、湿地公园项目……张福龙勾画出渌洋湖新农村建设的路线图,荣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渌洋湖村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擎旗手”。在扬州市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江都占有三分之一强的席位,这些各有特色的示范村也正成为扬州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   “一村一品”百舸争流、龙头企业遍地开花、新型农村星罗棋布……产业托起江都的新农村,走在广袤的田野村庄,触目之处都是变化。邵伯龙虾、丁伙花木、吴桥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红红火火;小纪现代蔬菜产业园、樊川宏大猕猴桃科技示范园、丁伙现代花木产业园等农业龙头企业牛气冲天。

“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现代化科学运作,效益提高了好几倍,村民收入翻了好几番,村容村貌变美了,人的精气神更足了。”张福龙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拥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吸纳了1500多名社员,每人年终可保底分得600斤稻子、50斤麦子;二次分配每人还可分得200元,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可分得300元“尊老金”。

这10年,渌洋湖村敢为天下先;这10年,江都农村的改革和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歇。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强势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积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培植壮大了花木、蔬菜、粮油三大产值过10亿元的富民产业,农业合作社达近百家,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余元,形成了鲜明的江都特色。

党的十六大召开,带来了农村发展的黄金10年。如今的渌洋湖村,湖清水澈,林茂鸟鸣,每一寸土地都生机勃勃。“渌洋湖”牌大米、松花蛋、咸鸭蛋等获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证书,深受消费者青睐;渌洋湖生态美景入选江苏省4a级乡村旅游风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游览。

“把渌洋湖村建设成为扬州未来的华西村,这是领导的期待,也是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承载人民希望,一定会给农村发展描绘一个新的黄金10年。”张福龙信心百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