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精准扶贫交出高分“答卷”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9-29
秋天的陕北大地处处涌动着精准扶贫的热潮。扬州、榆林两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携手结为友好城市并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三年来,帮扶工作成效如何?日前,本报记者深入黄土高原,走进援榆干部中间,真切感受到扬州干部攻坚克难,用真情、出真招、真帮扶,交出一份精准扶贫的高分“答卷”。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距扬州有一千多公里。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有效帮助榆林解决好这些问题,扬州选派了多名干部和医疗、教育专业人员深入榆林帮扶一线,实施了干部交流、资金帮扶、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覆盖榆林市区及8个国定贫困县。可喜的是,榆林8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将于今年底全部脱贫。
筑巢引凤
夯实产业基础提升“造血”能力
受物流、产业配套等因素影响,项目引进一直是东西部协作的重点和难点。而通过项目入驻,增强受援方的造血功能,是扬州对榆林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位于榆林市东南方约100公里的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曾经这里的农民只能望天收。如今,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繁忙的建设场景让人看到一座崭新工业新城的雏形。“自从去年榆佳经开区管委会与广陵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决定共建佳县——扬州产业园后,我们有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榆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树青说,这让后续的招商引资工作事半功倍。
截至今年9月底,该园区已引进7个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动能。
“扬州对榆林的帮扶成效有目共睹,扬州干部来了是真扶贫,见实效。”榆林定边县副县长张永彬介绍,“这两年挂职定边县副县长的宝应县干部姜海峰带队走遍了我们县,了解当地情况。为了帮我们从源头上提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他结合实际帮助出台了招商引资新政策。”
思路一变天地宽。定边县的招商引资新政策实施后,这里摇身一变成了投资热土。新落户的苏陕合作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6亿元。
“帮扶关键在于变‘输血’为‘造血’,而产业提升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通过产业项目落地,引导当地发展经济,才能实现‘造血’能力提升。”扬州对口帮扶榆林市工作组负责人郎俊介绍,经工作组协调,目前已先后招引80余家企业赴榆林进行项目前期调研,签约意向合作项目30余个,实际落户并有实质性投资的项目有16个。
扶贫扶智
打造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人才队伍
10月8日晚,榆林市10岁儿童李洋(化名)被紧急送到榆林市儿童医院。“患者腹部有巨大血肿,情况紧急,更为复杂的是,这个小孩又被确诊血友病a型。当时我们对是否能进行手术等问题没有十足把握。”医院业务副院长李慧荣说,这时他们想到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张正荣主任曾遇到过这种病例。医务人员随即通过手机打开“爱加健康”平台,连线千里之外的张正荣建立远程会诊,商讨治疗方案。
“这样的远程智慧医疗模式,在榆林已经普及开来,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对口帮扶新路径。”郎俊表示,传统的扶贫方式有时并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扶贫问题,扶贫必须进行模式转换、视角创新。
据了解,“爱加健康”平台由郎森特科技开发,由扬州和榆林合作共同引进至榆林当地。榆林市儿童医院院长高文军说:“通过这个平台让江苏和陕西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常态化跨区域协作,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至贫困地区,让老百姓在离家最近的医院找到全国最好的医生,得到最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扶贫扶‘志’更要扶‘智’。越是贫困,就越要重视教育。”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援清涧县教育工作的詹玲艳深知这个道理。初到清涧县,詹玲艳任教清涧县昆山中学八年级(7)班的物理,接手时该班物理均分年级倒数第一。通过和学生聊天,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学生的成绩不断提升。再次校考时,班级物理学科均分跃升至八个普通班的第一。
找到教学的门路,詹玲艳和同事们就琢磨着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清涧县地广人稀,很多学校距离县城几十公里,最远的达到70公里,为了给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他们一直奔波在路上。“苦是真苦,路途奔波累、饮食不习惯,但一想起当地孩子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就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詹玲艳说。
“三年来,扬榆扶贫协作以人才交流为切入点,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人才选派等方式,成功打造出一支教育、医疗等领域‘用得上、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郎俊说,两地专业人才通过交流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并迅速成长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
因地制宜
畅通销路,盘活大山深处“沉睡资源”
从佳县出发,翻越盘龙山,一路颠簸,记者来到因“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的米脂县城。
“大山深处特色物产多,但交通不便,帮助当地发展优势产业,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卖出好价钱,扬州帮扶干部没少下功夫。”米脂县电商中心负责人说,米脂小米是黄土高原的特产,也是我国“四大著名小米”之一。但受困于地理交通、市场信息不畅等因素,一直难以卖出好价钱,扬州帮扶干部正在打造的“政府+企业+电商+消费扶贫”的新型模式,将让米脂农产品畅销市场。
“我们带领大家把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等组合起来,做成‘爱心大礼包’推向市场,成为当地推广农产品的一个新契机,也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增收。”来自高邮的扶贫干部周启泉说,今年“双十一”临近,米脂“爱心大礼包”销售形势十分看好。
因地制宜,盘活大山深处的“沉睡资源”,成为扬州帮扶榆林的共识。
“你看,这佳米驴是我国著名的中型驴种,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品种,自从苏陕协作资金注入后,我们的养驴场壮大了,杨家沟镇杨家沟村的集体经济也增长了,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分红。”米脂县杨家沟镇党委副书记姬斌告诉记者,养驴场2019年预计收益达20万元,村民户均可以分红600元。“不要小看这600元,这可是当地农民一年的面钱。”让姬斌印象深刻的是,当他把这笔钱发放到村里的一位老党员手中时,对方激动地说,“没想到一把年纪了,不干活还能分到钱。扬州的干部对咱是真帮扶!”
一件件实事让扬州干部在榆林有口皆碑。在米脂,通过电商触网,不少贫困户成功脱贫。据了解,扬州工作组先后在榆林开展了5期培训班,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500余名,已有近百人参与电商企业工作或个人开设网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