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废黄河滩上的种子摇篮——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纪实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7-21

在古有“桃源”之称的泗阳县城南、大运河畔的废黄河故道上,有一个绿树成荫、楼房林立、烟囱高耸、道路畅通、田间沟渠成网、人民生活富庶的地方,它就是国家级种子摇篮、江苏省农作物育繁中心——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始建于1960年1月12日,至今已整整走过四十个春秋。40年间,泗阳棉花原种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一穷二白的农村大队成了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原种场,“兔子不拉屎”的废黄河滩变成了富裕文明的鱼米之乡,灾害频发的“洪水走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种子摇篮……一切变化都给人们留下了斑斓多彩的印象和深深的记忆。

泗阳棉花原种场地处废黄河故道,建场初期,废黄河滩上土地贫瘠,沙丘起伏,沟壑遍布,盐碱肆虐,十年九旱,滩下杂草丛生,满目荒凉。面对这一穷沙荒滩,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良种繁育任务?缺粮、缺草、缺资金怎么办?老一辈原种场干部职工在困难面前没有退却,他们在场党支部带领下,凭艰苦奋斗精神白手起家,穷办苦干,研究综合治理沙荒措施,制定良种繁育规划,发起了改造千年荒滩的攻坚战。他们修水利、治洪水,铲除旱涝;栽果树、织林网,锁住风沙;拾野粪、种苕子,改良土壤;挖汪淤埋沙荒,移土造田,终使“兔子不拉屎”的沙荒滩变成沙淤结合、旱涝保收的良种繁育基地,原种场也成为江苏省农业战线的一朵奇葩。

泗阳棉花原种场建场初,上级下达的主要任务是繁殖美国棉花品种“岱字15号”,而俞敬忠等老一代技术人员面对中国人繁殖外国种子的尴尬心情难以平静。他们哀叹,他们心急,他们奋发……强烈事业心和满腔的爱国情促使他们无畏地去攀登育种高峰。在一无技术、二无资料、三无资金的情况下,他们不畏荆棘,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1970年,终于传出了振奋人心的喜讯: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泗棉1号”以其高产、优质,深受群众欢迎,先后四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产量均居首位。“泗棉1号”的丰产性能不仅超过了美国“岱字15号”,也显著超过了美国当时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棉花品种——“岱字16号”和“岱字45A”。当人们得知这样的好品种是出自名不见经传的泗阳棉花原种场时,多少科研单位的老专家都为之折服,为之赞叹,1978年“泗棉1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并被载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而编写的历史丛书《当代中国农作物》

历史进入八十年代,在良繁育种周期长、效益化较低,省内外许多原良种场纷纷转产下马的情况下,泗阳棉花原种场以科技兴农为己任,教育干部职工树立“吃亏一个场,富裕八方人”的思想,坚定育种信念,脚踏实地搞好良繁育种工作。育种需要投入,经费不足,他们坚持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办起了酒厂、织布厂、砖瓦厂、商业公司等工副业项目,更新改造了轧花厂,开发了徐淮路边经济带。通过办厂,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积累资金来反哺良种,走以工补农、以工补种之路,使场育种后劲增强。据统计,八十年代以来,场每年平均投入经费60万元左右,用于良繁育种,并先后盖起科研楼、成教楼、科技干部宿舍楼,添置了整套种子检测和加工先进设备,使场良繁育种事业更具活力,育种技术人员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大大增强。

泗阳棉花原种场干部职工凭着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自搭楼梯上高楼,又先后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培育出以“泗棉2号”、“泗棉3号”、“泗稻8号”、“泗稻9号”、“泗稻10号”、“泗麦936号”、“泗豆11”等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其中17个品种先后获得省和国家级审定和奖励;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泗棉2号”在长江流域称雄十年之久,成为我国著名高产棉花品种,1991年冲出国界,被推荐参加中美棉花品种联合鉴定试验;同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泗棉3号”集丰产、优质、早熟、抗病(虫)和适应性广于一体,199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被定为全国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标准对照品种,成为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自育品种推广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棉花品种。1996年3月,“泗棉3号”被原国家科委和农业部联合评定为全国“八五”攻关育成的农作物十大优良品种之一,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经济转轨时期,在育种体制发生新旧碰撞的情况下,泗阳棉花原种场的干部职工还是义无反顾,紧紧抓住良繁育种不放松,积极探索科研育种产业化道路。在搞好场内育、繁基地建设的同时,采取场内出技术,场外出良种的方法,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10多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扩大了良种繁殖的规模。仅棉花一项,年直接、间接供种能力就达500万亩以上,形成了农科所——原种场——良繁基地——良种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的推广体系,这就加速了新品种生产力转化,使“泗棉3号”问世不久,即种遍大江南北,传向四面八方。1993—1998年,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逾5000万亩以上,净增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

为了迎接新世纪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泗阳棉花原种场与美国孟山都公司、岱字棉公司于1999年5月签订了运用世界最先进的转基因技术联合培育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协议。目前,场棉、稻、麦、豆育种形势喜人,品种的更新换代已经形成了梯次结构,一批老品种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一大批新的更具竞争力、更具生命力的良种如“泗阳167”、“泗豆288”、“泗麦1108”等又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出世,必将成为跨越世纪的当家品种,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翻开泗阳棉花原种场建场40年的履历,那份沉甸甸的档案写下了场良繁育种闪光的足迹,记载了历任场领导班子为之呕心沥血、图谋发展的功劳,更详细地实录了俞敬忠、陈立昶、孙宝修、陈昌明、吉守银、熊化春、孙宝林、陈业等技术人员几十年如一日为“泗棉1号”、“泗棉2号”、“泗棉3号”等优良品种的诞生而含辛茹苦,风里来,雨里去,用心血和汗水换来棉农欢笑,默默奉献的业绩。“八千里路云和月,难酬殷殷报国志”。泗阳棉花原种场的领导和科技人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接待完来自苏、皖、赣、豫、鲁等地的一批批求种调种者,收下各种农户脱贫后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他们没有陶醉在片片赞誉声中,反而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科学的道路从无止境,新世纪成了他们攻关的新起点,他们正以百倍的信心、顽强的斗志,向新的目标,向未来世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