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破解发展瓶颈,探索淮安生态经济新路径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2-24

淮安,自古就有“淮水东南第一州”美誉,京杭大运河、古淮河、盐河、里运河等四河穿过主城区,洪泽湖、白马湖等五湖镶嵌境内,被称为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生态本底,淮安相继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同属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区域及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2020年,淮安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达到12683美元,全国城市GDP百强榜排名上升至第58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

在当前把握新发展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淮安有条件成为我国生态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当前,淮安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全力加快建成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区。

生态经济发展面临路径转换和资源压力

生态经济的发展转型面临传统路径依赖的掣肘。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是全新的发展路径,面临着全新思维重塑的挑战。我国绿色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尚未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尚未全面推开。由于绿色发展的思维准备和制度供给不足,加上生态经济化所需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不足,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无法有效支撑经济的转型发展,依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还没有完全打破,淮安生态经济和绿色发展仍存在较大制度和技术创新的障碍。因此,需要进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转型发展思维,因地制宜设计生态经济的实现路径,力求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

淮河生态经济带及苏北中心城市核心地位仍有待提升。淮安城市能级和吸引力尚未凸显。在苏北五市中,地区生产总值相比于徐州和盐城还有较大差距,增长速度与连云港并列第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及苏北中心城市核心地位有待提升与巩固。交通条件虽有改善,在周边城市同步改善的环境下,枢纽地位仍不够凸显。

生态文旅经济及水城风韵尚未凸显。淮安生态文旅相关产业产值不高,2019年国内外旅游收入在全省8个运河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在苏北五市也仅列第二;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营业收入在全省8个运河城市中均列第五位,在苏北五市中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五位。水景观亮点不“亮”,缺少类似苏州同里古镇、徐州云龙湖、扬州瘦西湖等5A级景区的水城名片。水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态水城建设相联系的结合点仍不多,水文化、水生态经济产业支撑点不足,有较大的拓展与发展空间。

水生态和水环境系统保护不足,生态基础面临胁迫压力大。除几条骨干河流外,淮安部分城市河流缺少新鲜水源的补充,河道水生态系统脆弱,纳污及自我修复能力弱。同时,受历史因素和城市建设影响,大部分河湖带水系混乱、输水困难、滞水严重,河湖的调蓄功能及水生态、水环境严重受损。

资源环境承载消耗仍然较大,水环境压力依然很大。全市目前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问题尚未彻底根治,水资源水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不断出现,对区域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20年省考断面水质劣Ⅴ类的比例为10%,境内的洪泽湖淮安片区平均水质劣Ⅴ类,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白马湖淮安片区平均水质Ⅴ类,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整体的水环境压力较大。

理念转换,生态资源也是生产力

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居住和繁衍生息的场所。在大部分地区不断推进工业化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的背景下,保有优良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日益稀缺的资本性资源。唯有充分认识生态的价值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保护才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公民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探索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乃至生产力的价值实现场景和路径。可以从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等多维度尝试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升路径,比如可以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引入绿色有机创新技术,提升农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品质,延伸发展特色产品加工,打造优势绿色品牌,加强绿色有机认证,拓展生态体验与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文化创意等产业,提高生态农业与旅游文创产业收入,衍生更高的生态文化价值。同时,可以利用固碳增汇、净化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方面的区域贡献,通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或政府购买机制,获取更多生态保护补偿收益。

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结合支持“双碳”的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展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等,加大对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部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可以考虑通过给予建设用地指标或容积率补贴等途径,鼓励企业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围绕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针对弱势群体开展生态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选择就业和市场前景兼具的技术培训内容、更加灵活的培训场所和机制,组织社区下沉,让教育进入田头街巷,加大县区村镇“一地一品”的生态经济培育力度,引导更多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产业活动,使之成为城乡百姓共同富裕的载体。

将科技研发的创新重点聚焦到生态创新技术研究上,建立生态创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基地。绝大部分城市将研发精力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较为忽略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乃至支撑“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淮安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市场,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科创共同体平台,打造面向水土气生态资源保护、污染治理、降碳增汇、生态衍生产品发展的生态创新研究队伍、研发平台和推广基地。

(作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