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来源:苏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7-28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们心向往之。

现实中,位于巴城镇的巴城湖村,水系丰富,河道纵横,是能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村庄。近年来,这个面积15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不仅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千万元村”,更是荣获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文明村、昆山市富民强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走进村里,一个“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新图景徐徐呈现在眼前。

“乡忧”成“乡恋”,村民叩开“致富门”

曾以为会一直留在城里的陆敏回来了。

34岁的陆敏是巴城湖村项家浜“双陆蟹庄”的老板。在他眼中,曾经最有出息的事就是离开这个村,在城里安家立业。“我们这个自然村一共有60户人家,因为上一辈人绝大多数从事大闸蟹养殖销售,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所以选择留在城里。”陆敏告诉记者,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玩伴,能离开的都离开了。

改变悄然而至。2004年,随着巴城镇迎宾路改造完成,项家浜迎来了转机,陆敏父母因地制宜办起了农家乐,村里也陆续完成了包括道路改造、“三线入地”、河道治理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面貌。改造后,碧水萦绕,一片片稻田错落有致,一座座农房朴实静美,逐渐有了江南水乡的模样。

“村里变了模样,会有人来吗?”“这农家乐,别刚开起来就砸了!”……陆敏父母在村里开农家乐这一举动,一开始并不被邻居们看好。然而,“逆袭”后的项家浜很快出了名,一到蟹季食客络绎不绝,村民们接二连三做起农家乐生意。

当时还在城里做辅警的陆敏关注着村里的变化。2015年,他果断辞去工作,回到村里接手父母的农家乐。“之所以要回来,一来是父母年事已高,二来是自己积攒了点人脉,想利用互联网思维,帮农家乐做推广。”陆敏回忆说。

之后,凭着父母近20年的养蟹经验以及陆敏的营销之道,“双陆蟹庄”生意红红火火,每逢蟹季,都要提前预订,每年能为全家创收40万元~50万元。“现在越来越多儿时的玩伴选择回来,大家都觉得留在村里,守着美景,还能有不错的收入,真的很舒心。”陆敏说。

为了吸引更多的“陆敏”回村,巴城湖村还办起了创业培训班,教授各类营销课程,并通过发放小额创业贷款,帮助有想法的村民创业。巴城湖村党委书记顾惠康介绍,目前全村家庭年收入达数十万元的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底,村管理性固定资产净值1289.73万元、经营性固定资产净值52.93万元,对外投资2502.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6794元。

“农田”变“宝田”,“金葡萄”结出“幸福果”

7月10日,正午的阳光透过巴城湖村葡萄园的大棚,洒在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上。果农李小平扯下一颗,放在嘴里嚼了嚼,笑着说:“不错,估计月底就能上市了。”

李小平是巴城湖村村民,从事葡萄种植已经8年。他向记者介绍,种葡萄大有学问,小到剪梢、疏花,大到搭建立体平架,小小一颗葡萄,种植过程中有近10道重点工序,每道工序都影响着葡萄的口感。“最近雨季,我们每天都要来大棚里修芽、挑坏果,保证葡萄颗颗都是精品。”李小平补充道。

作为村里的另一大特色产业,巴城湖村葡萄园内主要种植了巨峰、夏黑、醉金香、巨玫瑰等葡萄品种,上市时间可从7月下旬一直延续至10月中旬。据葡萄园园长陆香根介绍,在近300亩的土地上,葡萄年产量接近17.5万公斤,能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300万元。

近年来,针对葡萄园种植面积较多、产量较高、部分品种上市集中的现状,陆香根带领村民及时调整思路,在淘汰落后葡萄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其他果品种植项目,拉长水果上市时间,增加果品种类。目前,巴城湖村葡萄园先后引进了草莓、香瓜、西瓜等果品,并在每年8月中旬开放采摘,实现富民增收。多年葡萄种植经验,使得巴城湖村葡萄品质不断提高,巴城湖村葡萄园获评无公害果品产地,“巴城”牌葡萄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等。2012年和2018年,巴城湖村葡萄园被认定为江苏省果树标准园与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昆山(葡萄)推广示范基地,巴城湖村葡萄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蜗居”到宜居,绘就乡村“富春山居图”

“这边得弄一个茶室,朋友们来了就在这里喝茶聊天;这里是我小孙女要的大房间,小姑娘说要有自己的空间;女儿要的衣帽间我也得安排,她衣服实在太多了;还有我自己想要的影音室,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看电视,别提有多舒服了……”在巴城湖村沿溇浜“集聚提升类村庄”,村民高月明站在自家别墅里,规划着新家的布局。

高月明到自己的新房查看建装修进度

宽敞气派的别墅,高月明仅仅花费50万元就造好了。“去年4月,我抽中了易地翻建名额,这套近400平方米的房子,在城里怕是500万元都买不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巴城湖村人,高月明亲身经历了从“蜗居”到宜居的住房变迁。在他的印象里,村民们至少都经历了两三次搬家。“最早大家都是住茅屋瓦房的,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地上会铺青砖,很多人家里都是泥地,一到黄梅天,坐下时凳子都会陷下去一截;20世纪90年代,大家住进了楼板房,陆续用上了抽水马桶,装修的概念开始萌芽,对于居住环境有了初级需求;2010年前后,村民住房条件改变是革命性的,不少村民都住上了别墅,屋里也装修得越来越漂亮。”高月明感慨道。

清水港村民胡杏元就是在2010年住上新房的。作为当年清水港农房翻建的获益人,回想起当初的情景,老胡脸上挂满了笑容。“我是村里第一批住上翻建新房的。交房那天,很多邻居都来我家串门,看着我家新房,憧憬自家翻建后应该怎么规划。”胡杏元说。

其实不只是住房的变化,在生活方式上,老胡也很有感触:原来天一亮就在村里忙活,每天想的都是谋生的事;现在早晨在院子里浇浇花,出门遛遛狗,晚上和老伴去水上公园散散步,别提多安逸了。

农房翻建后的清水港村

不搞大拆大建,因村制宜,因势利导,巴城湖村的农房改造工程让胡杏元等村民摆脱了“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窘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景,也在村里变成现实,全村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