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苏州相城:融入国家大战略 探索地方新实践

来源:上海第一财经 日期: 2021-11-12

区域创新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矛盾的基础支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高地,长三角地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科技部发布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长三角地区合作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篇数达到2.5万篇。同时,2025年,长三角要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引领者、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世界科技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支柱。

背靠上海的苏州,“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另外,苏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八个聚焦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聚焦科技创新,奋力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苏州北部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苏州相城又有哪些布局?

苏州相城

科技创新先导区

长三角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而相城,则瞄准了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先导区。

在6月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揭牌。

据上海市科委介绍,在总体定位上,国创中心立足于国家重大区域创新战略需求,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使命,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力争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产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长三角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长三角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科技部、财政部于2020年3月出台的《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根据科技部的意见要求,明确由上海市牵头,协同苏浙皖三省共同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高地。2020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成立长三角创新中心。

国创中心今年计划试点运行3个不同体量的创新综合体,其中之一就在苏州相城。

据介绍,位于苏州相城的这个创新综合体,“脱胎”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创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探索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制度体系、路径模式及一体化发展机制,营造促进科创一体化的良好生态。”国创中心负责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表示。

设立在相城,也和其区域位置以及产业协同息息相关。

苏州相城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呈现出四个等级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为领军城市;第二层次有南京、杭州、苏州、合肥4个城市,为核心城市;第三层次有芜湖、无锡、宁波、常州、南通、扬州、镇江7个城市,为重点城市;第四层次共有15个城市。

报告称,第二层次城市得益于省会城市的优势以及紧邻上海的大都市圈优势,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中流砥柱,并对周边城市具有中心辐射作用。

相城作为苏州北部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围绕苏州北站超前布局打造的苏州高铁新城,也带动了该区域在空间和经济上的重组。

位于相城区的高铁苏州北站,是距离上海虹桥最近的地级市高铁站。京沪高铁与即将开工建设的通苏嘉甬高铁在此交会形成“黄金十字”,该站也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推进建设的两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对于打造长三角核心高铁枢纽体系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高铁“八纵八横”大动脉京沪线和通苏嘉甬的十字交汇处,苏州北站未来还有多条城际线都在这里交汇。

根据此前发布的《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发展的意见》,确立了高铁苏州北站的核心枢纽地位。新的高铁苏州北站建成后,设计13台30线,将成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重要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北站更重要的意义,是未来将与上海虹桥枢纽共同打造成为国家级高铁复合枢纽,进一步促进沪苏协同,缓解上海虹桥枢纽的压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为科技和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

例如,目前在位于苏州相城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内,已进驻了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微纳自动化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除了聚焦研发之外,相城还在加快研发和产业落地的衔接。相城的目标,是到2025年,以研发为主的数字经济企业总数将突破1万家、产值超4000亿元,加快形成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等一批产值超500亿的产业集群,并争创国家级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

该研究院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助力苏州开展高水平规划研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进产业升级。

截至2020年,相城区已集聚853家高新技术企业、2039家民营科技企业、15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瞪羚企业28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1家、新型研发机构9家,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近500个,高层次人才达2.3万人,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81个。全区上市企业达14家。

苏州相城

布局新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再次被提至重要高度。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

相关机构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

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相城高点定位,提出“要瞄准前沿,敢想敢干,努力实现‘后发先至’,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

1月4日,苏州“新年第一会”聚焦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提出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000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以上,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大会还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随后的1月23日,相城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当天,相城区发布《苏州市相城区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加快相城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扶持政策(试行)》。提出未来三年,相城区将依托四大国家级战略优势,建设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2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相城区举行,中国电信“云堤”全国总部、车路协同总部项目落户苏州相城。

据相城区介绍,目前该区已为数字经济量身定制高标准“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园”超百个,集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2625家。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重点区域产业联动,今年以来,签约上海方面项目150多个、总投资900多亿元。

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季晶此前介绍,到今年年底,相城要集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过2500家企业,2023年要超过5000家。“我们正在谋划研究 ‘一区十业百园千企’的发展图景。 ‘一区 ’就是数字经济第一区, ‘十业 ’就是在原有六个产业的基础上,结合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现代商贸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四个领域,打造十个重点发展的新经济产业, ‘百园 ’就是建设100个特色的,专业和高层次载体来承接服务这些产业,‘千企’就是围绕‘6+4’产业发展,集聚千家总部型、独角兽、领军型、创新型、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