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拔穷根,倾力帮扶暖民心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1-09-08
8月2日一大早,响水县运河镇四套村村民单体玉就来到大葱基地劳作。“自从有了这块10多亩的大葱田,我家的整个收入立马就上去了,去年一年就净赚两三万。”老单说:“得亏帮扶工作队,帮我全家拔掉了穷根子。”截至去年底,响水县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有8个村集体收入超18万元,692户摘帽,占一般贫困户的39%。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两聚一高”主题,突出富民兴市,紧紧锁定户村片具体目标,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措施,确保全年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再脱贫5.5万户14万人,省定经济薄弱村再达标35个。
我市始终把提高土地效益作为贫困农户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农户发展设施大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工业、高效农业、商贸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不断深化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增强经济薄弱村综合实力来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努力构建强村带富民的持续发展机制。今年来,共实施到村到户项目2.53万个,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5亿元。
48岁的徐金生,原是射阳县兴垦村的党总支书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带领村委会一班人,把有200多贫困户、村集体负债260多万元的后进村,打造成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苏北药材种植专业村。去年4月,徐金生来到面积更大、贫困人口更多的贺东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挑起了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子。“贺东在全县面积最大,经济却很薄弱,低收入农户多、集体负债重。”徐金生说。他和党委一班人,依托当地药用菊花栽植和林木种植的传统优势,先后规划兴建了“贺东林木专业合作社”和“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去年,累计投入600多万元的林木合作社,给村里分红达11.3万元。村里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为低收入农户创造了众多家门口就业机会。“林木合作社和鹤乡菊海已经吸纳了30多人就业,菊海园区千亩分布式光伏农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也优先安排了20名困难群众到大棚打工。”
响水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建设新响水的重要标志,全面推开“支部+党建”富民新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发展第一线,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建立了90多个产业型党组织,带动3200户本地农民脱贫增收。
我市把通过就业获得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工资性收入作为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和市场需求,开展“菜单式”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待遇,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统筹奖补资金为部分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人口购买保洁员、保绿员、联防队员、道路河道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促进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实现脱贫。上半年,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177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5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01万人,安排公益性岗位3035个。
“多亏了区残联的帮助,为我们这些没有技能、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找到了工作。现在我们一家生活有了着落,忙点累点也乐意。”记者在东郊迎宾馆见到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的陈长江时,他正在打扫庭院。陈长江今年54岁,四级残疾,虽然社区帮他办了低保,但日子还是过得十分拮据。今年年初,区残联帮他在东郊迎宾馆找到了一份庭院保洁工作。
我市以“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倡导一镇一品”为原则,抢抓春季植树时节,组织实施绿色扶贫工程,为全市家前屋后满足栽植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每户送10株左右的果树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家庭收入。截至4月20日,绿色扶贫工程全部实施到位,为低收入农户共栽植桃树、梨、核桃、苹果、柿子等果树176.22万株,受益农户15.34万户,户均11株以上,投入资金2055.6万元。
记者在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山村梨园看到,一棵棵梨树枝头挂满了果子。该园区党工委书记鲍晓峰告诉记者,仅岭山村就有连片果园1000亩。目前,该园区重点打造林果和蔬菜产业带。其中,作为林果产业带核心区的大套万亩果园,规划面积2万亩,总投入3.6亿元,现已建成8000亩,可带动74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岭山村的大梨树不仅让一批能人走上致富路,也正在将甘甜带给那些低收入甚至较为贫困的村民。今年48岁的周井林家里有10棵大梨树,还代管兄弟们的20棵梨树。“今年村里免费给我家提供700棵梨树苗,还派技术员指导,存活率还挺高的。再过几年,这批梨树就能带来收入,相信我们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周井林的妻子苏洪芹话语中显得很有底气,“这几年家里开销挺大,主要是两个孩子上学要花钱。家里现在还欠万把块钱的债,明年应该就能还上。”
我市继续把无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和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就业帮助脱贫的低收入农户纳入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确保实现同步脱贫。盐都针对全区13474户贫困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因病致贫的现状,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实施扶贫医疗补充保险,对因病因残致贫人口抓紧研究制定专门政策,绝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