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把风景"种"在田野间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日期: 2021-09-15
近日,一条网红公路在张家港市民朋友圈刷屏,这便是贯穿江苏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沿江公路。由西向东,3D手绘艺术村、知青文化主题公园、年代记忆墙、彩色稻田画……一个个“网红”村落串珠成链、一步一景,擘画美丽乡村新画像,也成为常阴沙践行新时代“三超一争”的最新注脚。
作为张家港唯一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为主的板块,常阴沙正朝着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目标全力冲刺,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旅融合示范区、生态保护示范区、乡风文明示范区”的主抓手和强引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书记陈雪明表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阴沙要把风景建在田埂上,将乡愁錾刻在田野间,书写出‘美丽常阴沙’的新篇章。”
一条网红路勾画“美丽常阴沙”
耕地的老牛、钻地的小狗、可爱的河豚、广袤的稻田、蜿蜒的小路……走进位于沿江公路旁的常西社区闸北圩,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来自上海的专业团队创作的16幅惟妙惟肖的3D手绘画,常阴沙的美丽故事也从这里起笔。
沿江公路是贯穿常阴沙的一条过境干道,由西向东串起了常西、常北、常兴、常东四个社区。常阴沙因地制宜,以沿江公路为轴,秉承一村一特的理念,打造10公里沿江田园景观带。在沿江公路旁的水杉林里建起心理健康主题公园、膳食文化主题公园;依托美丽河道和健康步道,增设健身器材,打造运动主题公园;深挖本土知青文化,建设知青文化主题公园……“村庄里藏着小公园,田野间处处是风景,来这里旅游满眼都是‘小清新’。”一位游客说。
近年来,常阴沙以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整治环境卫生,完善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保留原有风貌,融入村庄元素,让一个个村庄向美而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80%以上;通过沿河截污清障清垦、驳岸绿化、打造水下森林等方式,对园区水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建成55条生态河道,长度达46.8公里,占到园区河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开展美丽庭园建设,打造乡村田园风光,形成四季有绿、乡土自然的村庄景观……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要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舒心,让老百姓拥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主任钱晓锋说。
目前,常阴沙已建成省级、苏州市级美丽乡村17个,苏州市康居特色村1个,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1个,成功创建成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国家3A旅游景区。
一面记忆墙承载几多乡愁事
捕鱼篓、收音机……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北社区,刚刚建成的年代记忆墙通过一个个老物件,讲述着封存已久的美丽乡愁。“想不到,家里没用的老物件,竟然被用来打造成新景点,我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了一份力。”一位常北社区的村民说。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原为国营常阴沙农场。据统计,1963年至1978年间,先后有1700多名分别来自苏州以及当时沙洲县的知识青年在这里插队劳动。
当年,知青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葱岁月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如今,知青文化又赋予了常阴沙美丽乡村建设独有的文化气质。
步入常北社区全新打造的知青文化主题公园内,“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红色标语分外醒目,谷仓、草垛等景观布置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那个年代,展板上“采棉比赛”“挑麦担”等一个个真实的知青故事追忆着当年的岁月。除此之外,常北社区还制作了“年代记忆”墙绘和稻麦文化立体浮雕画,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乡村风貌。
“传承弘扬知青艰苦奋斗的精神,留住最美乡愁,涵养新时代文明乡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卫星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常阴沙将乡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巧妙融合,打造出一个个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在常西社区四组,路边一间白墙红瓦的小房子便是社区新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里不但可以为附近村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还有志愿者定期开展垃圾分类、阅读推广、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仅靠社区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难服务到所有村民,社区便把一些闲置农房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散落在田间地头,打造群众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的新阵地,在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逐步提升文明素养。”王卫星说。
常阴沙还在张家港率先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组建100余人的“常小美”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引导村民正确分类,目前园区农村生活垃圾知晓率达到95%以上,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0%,部分社区达到90%。环境变美,服务升级,也让村民们纷纷主动参与到洁美家园的建设当中,目前园区50户农家小院成功创建为美丽庭院,成为小而美的田园小景。2019年,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荣获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常西社区获评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
一片试验田托举乡村振兴新希望
隆冬时节,来到常东社区的高产示范方,刚刚破土的麦苗铺成了“绿毯”。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副办主任李新峰介绍,这片770亩的绿色防控试验田,在刚刚过去的秋收期间创下了亩产806公斤的新纪录,是当之无愧的丰产标兵。这片试验田不但产量高,颜值也高。“我们在田埂上种上了芝麻、百日花和香根草,每年6月至10月是盛花期,那时候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一个大花园。”李新峰说,种这些花花草草不只是为了好看,还能起到诱杀害虫的作用,犹如为稻田扎起了绿色的“篱笆”。害虫少了,农药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以往一季水稻,起码要用5次农药,采用生物防虫技术后,只需打2次农药即可。据测算,2019年这片试验田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2.6%,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近年来,常阴沙在整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将美丽田园的理念融入其中,紧扣“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主线,创新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业态。常兴社区350亩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品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常北社区村民用不同品种的水稻在稻田里种出美丽的稻田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时间在朋友圈刷屏……常阴沙整合旅游资源,深耕全域旅游,把风景“种”在田野间,提升现代农业“高颜值”,精雕“万顷良田”壮丽画卷。
“全力构建‘留得住乡愁、忆得起乡情、听得见乡音’的美丽村庄,努力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将常阴沙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陈雪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