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评弹的未来在于建设“新传统”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23
评弹是一门地域性的说唱艺术,它的传播范围与江南文化圈大致重叠。评弹在保持整体性艺术风格的同时,在与江南次文化片区的交融共生中,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传统。这些差异体现了江南文化的内在丰富性,也为评弹活态传承带来了内生驱动力。苏州是评弹的故乡,评弹中隐藏着苏州文化的基因密码。评弹在苏州几经兴衰,但是,直至今日,苏州评弹文脉未断,传统犹存。
从评弹在苏州流传的长时段来看,因其与民间生活、乡土社会的水乳交融,评弹的表演形态更多保存了说唱艺术原生、质朴的特征。从表演内容看,评弹艺人深掘吴语口头文学的杰出价值,“舌灿莲花”描摹市井百态,“摇唇鼓舌”刻画人性幽微。而茶馆书场的演出空间,更为评弹带来了一种轻松、幽默的说书风格。苏州文化母体的深厚底蕴,更赋予了评弹含蓄、细腻、静雅等艺术特色。民间性特征往往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延续性,正是这一特征造就了上述评弹在苏州的“艺术传统”。
评弹在苏州,还有另一“学术传统”,这一传统至少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发端起源,至新时期后蔚为大观。老一辈评弹理论家周良,从收集评弹史料、整理传统书目、记录口述艺事进入研究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深刻影响了苏州评弹的学术格局。不同于一般理论家的艺术概念构建,周良将他的凝练性认识建立在对评弹历史的研究和把握之上。他对评弹传统书目历代流传脚本的广泛涉猎与精细披读,他对老艺人口述历史的征集、整理和研究,都成为他理论提炼的学术资源,他的评弹艺术论具有深厚的“历史的观点”。周良的倾心倡导和身体力行,赋予了这一“学术传统”重本体、重传承、重历史的鲜明特征。
文脉相传,不绝如缕。评弹艺术家金丽生退休后,在周良老的支持下,发起成立评弹表演艺术传承研究会,出版《苏州评弹艺术家评传》系列丛书。从2014年7月至今,共出版了五册,记录和撰写了徐云志、周玉泉、朱耀祥、潘伯英、黄异庵、薛筱卿、朱介生、李仲康等19位前辈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经验,总篇幅达百万字。这些前辈曾经都是评弹史上声震一时的名家响档,但是斗转星移、时光无情,后人对于他们已是但闻其名却知之不详,对于他们的艺术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研究会同仁大多是退休的评弹工作者,为了不让“人琴俱亡”,他们怀着对评弹事业的使命感,七年来孜孜矻矻、钩沉辑佚,用一笔一划的认真、一字一句的虔诚书写历史、致敬传统,苏州评弹的“学术传统”赖以延续不坠。
《苏州评弹艺术家评传》系列丛书就是两代评弹人延续“学术传统”的交汇点。每编竣一册,编委会同仁都会恭请周良老人赐序一篇。在最新出版的《评传》第五册(古吴轩出版社,2022年1月)卷首仍有周良的一篇序文,不足千言的笺笺短文,却有一个《苏州评弹是说书》的朗目标题。为了写这篇序言,他又翻阅了全部五册《评传》。于是我们读到了这样戛玉鸣金、刀斩斧劈的文字。“出人、出书,这就是苏州评话、弹词的发展史,也是苏州评话、弹词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式。”“苏州评弹长篇书目的衰落,就是苏州评弹艺术的衰落。”“如果没有了长篇演出,中篇也将难以生存。”“把说书变成演戏,是变异,不是发展提高。”“苏州评弹是语言艺术。……让苏州评弹追求具象表演,那是在扼杀苏州评弹,苏州评弹会因变异而消失。”会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些文字寄寓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对评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评弹传承路向的清醒思考,对评弹未来发展的殷忧期待。
但是,一个毋庸讳言的现象是,如果我们将评弹艺术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艺术传统”与“学术传统”长期以来是有隔膜甚至隔绝的。“艺术传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从诞生至今,数百年间评弹艺术始终处于流变与创造之中,评弹的艺术传统也在坚守与更新中汩汩向前。近百年来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江南社会的转型与裂变,使得评弹置身于全新的社会生态系统,其艺术生产机制发生诸多深刻变化。对这些变化与变革,评弹学术研究未能及时做出跟进与回应,未能对表演艺术流变提供有效的学理解释与学术支撑。而评弹演员、舞台工作者,对于评弹丰厚深刻的学术成果缺少吸纳自觉,没有从历史视角审视评弹艺术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没有将理性思考融入自身的艺术成长。从长远看,这不仅是艺术发展的“缺憾”,更将成为评弹艺术的“隐忧”。
新时代苏州评弹传承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艺术传统”与“学术传统”的沟通融汇,以学术支撑艺术,以艺术滋养学术,在此基础上建设评弹“新传统”,最终推动苏州评弹融入文化现代化的建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