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丨江苏扬州:“造血式”援医 打造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25
随着人才援疆的持续开展,每年江苏扬州都会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到新疆新源送技术、送项目。在新源县人民医院,“组团式”的援疆专家在口腔科开辟了新领域,不仅为当地口腔科带来了新设备,还为当地口腔科的建设带来了新技术。
2020年4月,第十批扬州援疆医疗专家团队穿越千里,随扬州援疆指挥组前往新源县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对口帮扶工作,这其中就包含了任伟、李杰、杨雪峰三位口腔科专家。来自宝应县人民医院的任伟表示,这次三个人是以组团方式援疆的,口腔科专业是分科很细的,“我是口腔颌面外科,李杰是口腔种植科和修复科,杨雪峰是成人修复、正畸、种植以及儿童早期正畸干预。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把新源这边原来的口腔科打造成全新的科室,让这里的口腔科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图分别为李杰、任伟、杨雪峰
让口腔事业为新源人民造福
“最近,我的牙齿根部经常出血,听说新源县人民医院现在有扬州的口腔科专家在这里,所以就过来就诊。”1月初,当记者走进新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时,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子正在接受扬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杰的检查。“这个小伙子在外面诊所做的假牙,缺牙的那个部分下面有牙根没有拔干净,现在他一受凉牙根就会发炎。”李杰告诉记者,新源县缺少技术精湛、正规专业的口腔专科门诊,在他们来之前,新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仅有7位医生和1位专科护士,人员、技术都很难满足口腔科发展的需求。为此,他们三人根据当地口腔专业的现状,确立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相结合的工作理念。
图为李杰为患者检查牙齿
初到新源县,独特的西北气候还是让他们不太适应,“每天早上起来,鼻子轻轻一碰就出血,太阳紫外线也比扬州的强,皮肤如果暴露一点,容易出现皮炎,我脖子上、胳膊上都是的。”就职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的主治医生杨雪峰回忆。除此之外,语言不通,也成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道障碍,尤其在出诊时,在与患者沟通、询问病因时,还需要当地医生的帮助。经过半年多的援疆,他们不仅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适应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在当地同事的帮助下,甚至能够用哈萨克语和普通话简单地切换了。杨雪峰说,远离故土万里援疆的意义就是把健康和先进的理念、崭新的思维、一流的技术送到那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都会坚持自己学医的初心,为人民服务。
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口腔队伍
李杰表示,这是一个隐形矫正的患者,因为隐形矫正在这边没有做过,我们来援疆以后,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一些新技术新项目带过来。这个患者做的就是隐形矫治,像这种隐形牙套戴在嘴里基本上看不出来,不像传统的固定矫正器,上面有金属托槽或者钢丝,影响美观。来这里进行牙齿矫正的大多是学生,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时间更宝贵,传统的固定矫正器复诊周期短,效果不佳,这次从扬州带来的隐形矫正技术复诊周期相对灵活。
图为新源县学生进行隐形矫治
援疆至今,种植义齿、隐形矫正及无痛拔牙技术,成人口腔修复、口腔种植修复及儿童口腔病口腔颌面外科良恶性肿瘤诊治,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齿槽外科以及各种复杂牙及阻生牙的拔除术等,三位医生倾囊相授,组织新技术、新知识的讲座,在临床工作中跟当地医生一起协作,解决好口腔科的疑难杂症。这使得新源县口腔科医护人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手术操作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一点点为新源县医学的发展“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图为杨雪峰传帮带当地口腔科医生
“非常感谢扬州援疆指挥组和三位专家对我们的援助。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通过发挥技术带头作用,让我们口腔科的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给我们科带来了多项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王瑞凯说道。
再过不久,援疆将满一年,剩下的时间里,他们三位将继续做好援疆的传、帮、带工作,跟科室同仁、援疆团队一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新源县的抗疫工作、医疗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