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通青年以奋斗之姿,书写青春答卷

来源:共青团南通市委 日期: 2021-11-12

“我清晰记得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视察就选择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让全市青年倍感温暖、倍增干劲。”共青团南通市委书记吴冰冰说,团市委迅速将“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发挥好南通博物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培育具有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青年企业家群体”等纳入《南通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组织开展三大行动,重点带领全市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一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护绿护渔护生态行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同江边休闲散步的市民交流时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年来,共青团南通市委凝聚青年力量,在统一号召下,500余名团干部闻令而动,积极参与20多项沿江整治行动,10家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社团、200余支“河小青”志愿队伍、近百个家庭积极配合近7000名河长,开展巡河万余次。

同时,共青团南通市委拓展活动形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护江活动百余场,发动各界青年沿江植树5万株,获南通市委、市政府绿色生态南通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并将“长江大保护”工作融入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打造服务品牌,共青团南通市委获第八届全国“母亲河奖”优秀组织奖。

此外,共青团南通市委抓牢长效机制,注重以年度公益项目大赛为依托,提升“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的执行力,扶持80多个环保项目落地,累计提供扶持资金20万元,培育的“造物天地”环保公益项目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提名奖,培育的“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服务协会江河守护行动”获得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在全国净滩公益分会场启东开展了“178公里最美江海岸线”净滩计划,在青年企业家中发起“绿色产业升级”倡议,鼓励“丢掉”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积极转型,以“绿色经营”构建岸线可持续经济带。

如今,驻足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抬眼是碧涛万顷,侧耳是婉转鸟鸣。一年来,共青团南通市委广泛凝聚青年群体,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用净滩、护堤的义举守护好母亲河,助推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奋力书写新时代护绿护渔护生态的青春答卷。

增强思想引领力行动,“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去年11月,在江苏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

共青团南通市委积极实践,不仅将南通博物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南通博物苑打造了第一条“青年学习社”研学线路,线路内青年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张謇》每周末向群众展演,青年企业家等青年典型在“奋斗课堂”中开展微宣讲。位于张謇故里海门常乐的“鉴往知来——追寻张謇精神之路”青年学习社线路内,“张謇纪念馆”学习点吸引了千余名青年前往参观,通过实地探寻张謇先生的生平事迹,青年们愈发了解张謇先生创办实业的艰辛和不易。

今年以来,共青团南通市委还将主题相似、距离相近的“青年学习社”连点成线,以张謇企业家精神、红色革命、匠心制造、乡村振兴、文明风尚等为主题,打造了十三条“青年学习社”线路。在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打造“雉水红韵”青年学习社线路,团组织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了“重走长征路”素质拓展线路,现场演绎情景短剧《最短的红色家书》,并邀请红领巾讲解《一顶军帽》;启东中远海工基地打造的“大国重器”青年学习社线路内设置了船模搭建、VR体验、甲板上的团课等实景体验环节……全市累计开展“学党史•寻访百个红色记忆”等研学实践活动261批次,覆盖青少年超过30000人次,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青年学习社”线路成为开学第一课、入团入队仪式、社会实践的必选项,将百年党史润物无声地传递给青少年,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传承企业家精神行动,“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

“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时强调。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今年7月,共青团南通市委、南通市青年商会共同制定《南通市新生代企业家“攀峰行动”计划》,着重培育一批“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者、民营经济的接力者、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现代企业的领跑者,为南通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我将继续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茅赛赛,是南通市新生代企业家中的一员,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扎根农村、专注农业,他在革命老区江西赣州于都县和兴国县投资建设1万余亩大棚农业园,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生产经营模式,周边农户每户都能拿到10亩左右的大棚,公司每年支付2000元/亩的保底工资,每个农户能够获得30%的销售纯收入和2万元的保底工资,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攻坚。目前,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近2000人,引领广大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共同富裕之路。

“我将和南通广大青年企业家一起,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张謇先生为标杆和榜样,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家国情怀、回报社会,做到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南通市青商会会长、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力源说。2021年,在共青团南通市委的号召下,南通的青年企业家们积极投身“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慈善公益活动,他们为南通事实孤儿捐建93间梦想小屋,共计捐款捐物约141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企业家们积极参与“新农菁英”助农行动,南通市青商会出资48万向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采购农产品,并捐赠口罩15.4万个、防护面罩1.2万个、防护服500套用于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