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扬州:种田多挣钱 空气更香甜 施肥新技术喜获“双丰收”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7-26
合作社农民在使用新型插秧机 丁佐春 摄
“水稻采用机插秧集成侧深施肥技术进行栽种,每亩可少用化肥20斤左右,稻麦两熟,以合作社目前500亩田计算,全年可减少使用化肥2万斤。”6月2日,扬州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进会召开,扬州市江都区加迟农机服务合作社负责人王加迟作交流发言时说,有新技术运用,种田挣钱了,空气香甜了,经济账、生态账实现“双丰收”。
“稻麦两熟”每亩增收约330元
王加迟口中的新技术是什么?他的合作社承担了2020年“扬州市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建设项目”,在耕种收、植保、秸秆还田集成机条播、水稻机插秧集成侧深施肥栽种等环节,全程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等现代科学耕种技术。在播种环节,水稻采用机插秧集成侧深施肥技术,小麦应用机械条播播种技术,水稻种子用量由原来的10斤减少至7斤左右,小麦种子用量由原来40斤减少至现在的25斤左右。按照市价计算,稻种、麦种分别节约成本12元、30元。在植保施肥方面,水稻应用机插秧集成侧深施肥技术,肥料用量由原来每亩150-170斤减少到130-150斤,每亩节约成本约24元;小麦应用犁耕深翻秸秆还田增肥技术,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20斤,节约成本24元。
在收获环节,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后,利用低温机械烘干技术烘干,减少了人工和粮食抛撒损失。经测算,示范点水稻每亩产量比普通田块增产约55公斤,小麦每亩产量增加约45公斤。综合计算,全程运用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点稻麦两季每亩增加收入约330元。
扬州全市应用将节本增收2.4亿元
“全市水稻侧深施肥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该项技术具有节肥、省工、增产、提质、高效、环保等明显优势。”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学金介绍说。
据介绍,按照常规种植模式,水稻一生要施4次肥,即1次基肥、2次分蘖肥、1次穗肥;采用侧深施肥后,前3次施肥合并为1次,整个生长周期压缩为2次施肥。扬州近2年试验示范实践证明,采用“侧深施肥+缓控肥料”一基一追模式,较习惯性施肥省肥20%-30%,水稻亩产平均提高7%以上,农户每亩节本增产增收达120元,目前扬州约200万亩机插秧面积,若全部应用该技术,可促进农民节本增收达2.4亿元。
周学金表示,面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和环境承载力越来越低两个“天花板”,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促进养分的保持,从而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
“十四五”期末,应用100万亩以上
“化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过量使用也带来了污染。” 参加会议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艳锋表示,在环境状况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杜绝化肥滥用,如何管住化肥生产企业的烟囱,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必须依靠新技术的运用。
周学金表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征程中,扬州将加大力度,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据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面积将达100万亩以上,其中2021年示范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在稳定产量水平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氮肥使用量下降10%以上,施肥用工量下降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