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字 传递获得感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两会会场,国家大规划交汇百姓“小目标”,不仅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走向,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特别是一个个“让”字,传递出满满获得感。
“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表态,让知识分子、优秀人才有了奔头,有了干劲。“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有力的承诺,让人民群众感到舒心、暖心。
同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每个“让”字都是沉甸甸的民生利好。谈减税,“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谈棚改,“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谈电信提速降费,“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还有,“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让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每个“让”字,都有具体指向,都让千百万人得益受惠。
民生是最重的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个“让”字里,蕴含着浓浓民生情怀。同时,一个个“让”字背后,更有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急需回应的民生期盼、不容回避的现实短板。一个个“让”字,不仅是“承诺书”,也是“军令状”“发令枪”。 一个个“让”字振奋人心,但更重要的,是让一个个“让”字化为现实。
人民群众不仅要看我们说了什么,还要看我们做什么,做到了什么。3月7日,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上,省委书记李强提出要重点抓好三类事:第一类是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的事,第二类是对面上发展撬动力强的事,第三类是培育未来竞争力的事。这,就是把“让”字化在行动上,落在江苏大地上。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个个“让”字,才能真正落到百姓的心里。最近,全省开展 “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就是要推动领导干部走到基层一线去,查民意摸实情,解民忧出实招,让执政之表,能够更精准地对准“百姓时间”。事实证明,领导干部的自我感觉与群众感受有不小的距离。一位苏中的县委书记在走访后就深有感触地说,自己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意见建议那么多,二是想不到困难群众还不少,三是想不到有些好政策群众还不“领情”。“近一尺”,我们的政策才能“准一分”。“准一分”,“让”字落地才能“快一分”“实一分”。从两会出发,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一个个“让”字尽快变成可行的政策、可感的幸福!
(翟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