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脱贫”:一场持续28年的攻坚战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06-09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我们无法把‘贫困’两个字,从土地上搬走,从乡村里拿开。”作家陈恒礼在他的长篇报告文学《苏北花开——从薄弱乡村到美丽乡村》中这样写道。

2021年5月31日,对于江苏人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贫困作斗争的机构——扶贫办,终于摘下“牌子”。这意味着,“贫困”二字在我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走进江苏省乡村振兴局档案室,翻开扶贫案卷,从1992年到2020年,一段持续了28年的江苏省扶贫开发历程,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记者眼前展现。

画面定格在1992年3月7日这一天,来自98个省直机关厅局、28个大专院校、45个企事业单位的江苏首届社教工作队619名队员,怀揣着火热的心,踏上了广袤的苏北大地。“其中,赴沭阳工作队阵容最为庞大,326名队员都是从省级机关、在宁高校、部省属大中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精心挑选的优秀干部。”省乡村振兴局综合处徐丙奇介绍,他们奉命进驻当时的全省第一贫困大县,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一场影响深远的扶贫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当时,我被分配到沭阳县桑墟乡。我们工作队以省丝绸公司为主体,建了一个缫丝厂、一个扎染厂和一个啤酒箱加工厂。”1992年省委驻沭扶贫队员朱长龙清楚地记得,省委省政府给他们制定了“125奋斗目标”,即人均年收入达到100元、乡级财政增长20%和村级账户有5000元存款。“现在说来有点小儿科,那时候可还真不容易完成!”

数据显示,1991年,沭阳县人均年收入仅为332.9元,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相比,相差1000元以上。在38个乡镇中,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的有30个,占全省贫困乡镇总数的一半还多;到了2020年,沭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30元。“可以说,后来沭阳乃至苏北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省社教队连续3年的扶贫支援。”朱长龙说。

“沭阳桑墟我的家。”4月9日,记者来到被朱长龙叫作“第二故乡”的沭阳县桑墟镇。就在前不久,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桑墟镇、茆圩乡,设立新的桑墟镇。当地人告诉记者,如今,桑墟的板材加工已成为支柱产业,茆圩的草莓也是远近闻名,居民人均月收入超5000元,“穷根”拔掉后,发展势头很好。

输血与造血并重。自1992年起,我省每年从省直单位抽调300余名干部组成省委帮扶工作队,连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多轮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聚焦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

1995年,我省创新性实施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县(市、区)与苏北县的“五方挂钩”帮扶模式,为加快全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年至2015年这一时期,江苏先后以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2500元和4000元作为扶贫标准,组织实施了3个阶段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005年,以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作为扶贫标准,部署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2007年顺利完成310万人的脱贫任务。

2008年,将扶贫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2500元,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到2011年底,脱贫攻坚5年任务4年完成,苏北468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

2012年,将扶贫标准从2500元提高到4000元,部署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到2015年底,411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整体达到4000元脱贫目标,成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省份之一。

“十三五”时期,我省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全省254.9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6+2”片区和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面貌显著改善。

“这一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凝聚着江苏连续28年选派的22届5980名省委扶贫队员的智慧和心血、辛劳与付出。”徐丙奇说。

合上扶贫档案底封,在江苏大地上,一曲乡村振兴之歌正嘹亮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