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兴化安丰镇:精耕生态园区 赋能特色产业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1-08-25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惊蛰时节意味着春耕热潮的到来。3月5日是惊蛰节气,位于兴化市安丰镇的泰州市生态大闸蟹产业示范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以“生态”为主题的蟹塘春耕图。

去年启动建设的生态大闸蟹产业示范园,目前建成面积近5000亩,涉及安东、孙联等5个村,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这一项目开启了兴化市安丰镇从粗放式养殖向生态循环养殖转型的“智慧实践”。

园区中段,施工人员正在铺设连通养殖塘口的管道。园区办公室工作人员蔡洪贵介绍说,这些管道用于收集各个塘口的养殖尾水,收集后的尾水经三级流程处理后,可实现循环利用。经三级流程处理后,养殖尾水可实现循环利用。

蔡洪贵所说的三级流程概括起来就是“四坝三池”。“四坝”为溢水坝、潜流坝和前后两道拦水坝;“三池”就是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其处理工艺和流程是:收集来的养殖尾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里放养鲢鱼、螺蛳等,栽植茭白、菖蒲等水生植物;经第一道工艺自然降解后,沉淀池的水通过溢水坝进入曝气池,采用人工曝气的方式增加水体氧气和活性;这些水体再经潜流坝进入净化池自然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达到三类水标准,最终实现循环利用。

按照养殖面积8%的比例,生态产业园利用园区内的河沟水系,已建成北区、中区、东区三个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园区内的稻蛙鳅养殖项目,则是利用自然法则来处理养殖尾水。该项目面积120多亩,由60多个面积1.5亩左右的池塘组成。

5日上午,园区的提水泵正在向池塘里注水。安东村党总支书记、农佳惠合作社理事长禹志祥介绍说,注水是为了让田间的黑斑蛙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他们将从中挑选个体大的种蛙放入种塘,取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

去年春,园区改造蟹塘120亩进行稻蛙鳅共作混养。这项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生物之间共生共利的自然规律,水稻为青蛙提供生态环境,青蛙吃食田间害虫,泥鳅净化水质,蛙、鳅排泄物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势,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合作社收获的水稻共加工大米1.5万斤,每斤价格10元;放养的种蛙和泥鳅,除上市一部分外,还用于今年的种苗繁育。该项目预计每亩可产蛙1500公斤、优质稻米250公斤、泥鳅150公斤,亩产值6.5万元,纯收入3万元左右。

与其他养殖塘口相比,园区内的蟹苗繁育基地“春耕”来得更早些,不断有养殖户前来购买蟹苗用于春季放养。蟹苗繁育基地面积150多亩,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中心提供技术支持,选育的诺亚1号蟹种为中华绒螯蟹亲本。基地每亩可产蟹苗400斤,总产6万斤左右。规格每斤55只左右的蟹苗均价60元,所培育的蟹苗已售出2万多斤,其余也被养殖户提前预订。

安丰镇是“中国河蟹之乡”,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4.7万亩,这里建有全国最大的河蟹交易市场——国蟹市场,河蟹养殖成为安丰镇最鲜明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安丰镇党委副书记梅兴介绍说,安丰镇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要着,从生态养殖破题,通过生态养殖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后逐步推而广之,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生财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李祝海 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