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群众批评尖锐处,就是全力改进处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只有做好企业家的“店小二”,呵护、帮助企业家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稳增长。走访中,企业家们讲的两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一句是“只为政府添光彩,不给政府找麻烦”,一句是“有的人在忙着移民,而我们在为发展拼命”。企业家有这么好的境界、这样高的热情,政府没有理由不全力支持他们。江阴聚焦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让政策更给力。设立“四个100亿”的产业强市基金,出台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企业降本减负32条,上门帮企业解读政策、用好政策,仅去年就兑现奖励近20亿元,为企业减负49.8亿元。二是让服务更暖心。成立项目督查办,助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召开千企大会、重点骨干企业座谈会,大张旗鼓、真金白银地表彰优秀企业。这些政策干货和“店小二”式的服务,助推了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去年全市企业中,有9家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新增上市公司7家,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

苏南的富裕程度高于苏北,但苏南各县内部,相对贫困的短板也客观存在。不补齐相对贫困这个短板,再好的数据也没有说服力。江阴居民收入在全省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但不能因平均数而忽略了极少数。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1.5倍的标准,江阴还有7655个困难户,他们不脱贫解困,高水平全面小康拼图就不完整。扶贫既要拉高平均线,又要抬高地平线;既要“输血”送温暖,更要“造血”给出路。为此,江阴出台特困家庭深度救助实施办法,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款实施政策性兜底保障;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设立5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建立城乡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村级互助五级保障网,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大走访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更让很多干部增加了对基层的了解和思考,让政策更有针对性、指导性,更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同时,大走访也“逼迫”更多干部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耐心和智慧,再硬的骨头,也必须啃下来。去年6月底7月初,江阴连降特大暴雨,不少地方被淹,江阴论坛、微信圈经常能看到“雨天看海”的调侃、指责和批评。接触交流中,群众也抱怨:你们年年表态却年年淹,把责任全推给老天爷。群众批评尖锐处,就是全力改进工作处。为此,必须下定决心不让今年受淹的地方明年再淹,用2周时间对全市城乡所有易淹易涝点全面走访、排查摸底,整合排定了67项防汛应急工程,总投资超过11亿元。江阴把每项工程的实施范围、挂钩市领导、责任单位和开竣工时间等,在《江阴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公布,让社会监督。江阴特事特办,只花了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过去要3个多月的审批手续。可见,只要决心足够大,办法总比困难多。江阴还把这种做法推广到群众批评意见较为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关停整治、打通城区断头路等工作上,让久拖不决的民生难事真正做实做到位。

在推进一些城乡建设和生态项目过程中,有时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比较大。但大走访让大家坚信,政策贴心,群众就舒心;群众得利,工作就顺利。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了,再难的事也能办得成。针对去年的一个生态建设项目,江阴把大走访作为做通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白天研究、晚上入户,先听意见、后定政策,网格负责、梯度推进,将376名党员干部划分为18个工作网格68个工作组,累计走访村民6832户次,平均每户走访3.8次,最多的一户走访10次以上,结合群众提出的12大类5600多条意见,在拆迁安置、福利保障、困难帮扶、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揽子政策,努力把项目建成安民工程、亲民工程和富民工程,目前项目已顺利实施。我们还把划网格、听民意、定责任、促落实,推广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263”专项行动、社会治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把服务管理的触角覆盖到每个角落,延伸到群众身边,群众的心结解了、抱怨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陈金虎 作者为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