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徐州:奋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2-15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徐州被纳入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重点支持城市。规划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壮大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支持沛县、铜山区、贾汪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支持徐州经开区、泉山区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在国家发改委同时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同样提及徐州——支持徐州等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苏宁广场

选择徐州:

典型经验做法夯实底气

所谓“省域副中心”,是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一般而言,这样的城市距离省会有一定距离,对省会及邻近城市难以辐射的区域将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成为“省域副中心”,需要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近年来,徐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振兴转型实践,推动产业结构、城乡面貌、生态环境根本性重塑、历史性改观,“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这赋予了徐州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底气。

上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全国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通报表扬。徐州3项经验做法被纳入典型全国推广,分别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徐州始终坚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徐州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开区坚持构建以工程机械及智能制造世界级地标性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集成电路及ICT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人力资源、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三大新业态为特色,以五大创新中心为驱动的“1335”现代产业体系,园区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徐州经开区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开发区第24位、全省第5位。

目前,徐州已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含高新区)17个,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规划布局了相应的开发园区,各类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市场主体繁荣发展。到2020年底,徐州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了115.8万户,位居全省前列。

加速产业转型的徐州,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成功创立、挂牌运营,优质科创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截至目前,徐州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科技贡献率达57.2%,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9家,获批1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设立各类创新创业专项资金44亿元。

聚焦实体经济,徐州积极构建以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6个优势产业为主体,新能源、新材料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8.7%,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作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徐州在“十三五”期间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经济总量达到7319.8亿元,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全省第6位、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第10位,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人均GDP达到8.29万元。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徐州GDP将突破1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3个都市圈,分别是横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与上海深度融合的苏锡常都市圈,以及着眼于淮海经济区的徐州都市圈。在淮海经济区,徐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越来越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商贸辐射半径超过150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0%。

看交通,郑徐客运专线、徐宿淮盐铁路、连徐客运专线先后建成,徐州高铁运营里程390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徐州地铁1、2、3号线建成运营,地铁通车运营里程达64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一环五射两纵一联”总体格局,总里程达464公里。

看医疗,徐州拥有三级甲等医院12家,卫生资源总量位居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首位,医院门诊人数中40%来自省外,“到徐州看病”已成为周边城市群众首选。

国家支持:

予以更多资源倾斜和支持

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7年修订),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确立;此次在国家规划中被明确为我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意味着徐州市将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和支持。

从《“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内容看,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将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转移对接、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合作,支持多省交界地区共建跨行政区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综合性消费平台,带动和促进特色消费发展。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将健全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统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继续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给予表扬激励,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园区。

针对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全产业链平台,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培育发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国家还将支持包括徐州市贾汪区在内的资源枯竭城市(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区),支持包括鼓楼区在内的老工业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徐州等被列入示范区建设的城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评估激励,形成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合力。

《实施方案》支持示范区城市按照“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使用方式,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大对示范区城市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支持相关省(区、市)对省域副中心城市适当增加用地指标,赋予更多土地管理权限。

《实施方案》明确,优先支持示范区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徐州新沂经开区等按规定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有关部门在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重大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城市给予积极支持,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示范区城市优势产业发展。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将结合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制造业专项贷款等对示范区城市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对示范区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及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徐州高铁

自我加压:

进一步做强实力提升能级

针对以徐州为代表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支持徐州、洛阳、襄阳等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今年9月召开的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总目标,要求做强城市实力、提升发展能级、增创竞争优势,真正把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实际上,无论是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亦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均离不开做强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正因如此,徐州自加压力,将“十四五”主要目标定为:到2025年,实体经济支撑有力、产业发展更加充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过1万亿元,工业开票收入过1万亿元;全力打造综合实力更强、城市魅力彰显的区域中心,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

为此,徐州将牢牢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入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工业倍增工程,积极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紧盯产业基础和优势,徐州将做强做优工程机械和智能装备产业,力争关键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实现更大突破,徐工集团进入全球行业前两名,形成3000亿元规模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徐州将推动钢铁冶金产业重点发展优钢特钢产品,绿色化工产业走高端精细化路线,建筑建材产业向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转型,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着重做好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盘活传统产业转型腾退资源,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围绕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徐州将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比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以创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为龙头,加快细胞治疗药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力争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5家。

着眼增强承载集聚辐射力,徐州还将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乡安居工程,持续放大城市发展优势: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构建“东联、西进、南拓、北改、中优”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镇、新型社区五级城镇体系,提高县域城镇化率,形成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扎实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补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推进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文脉保护,打造纵贯主城区南北的文化轴,彰显特色文化风貌;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启动编制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高水平推进徐州都市圈建设,全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抓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持主核带动、毗邻先行,共建“一小时通勤圈”“一日生活圈”。强化产业发展协作协同,共建区域大市场;推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完善就业、医疗、社保、文旅等衔接机制,共建幸福生活都市圈;深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健全跨区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建美丽新淮海。

大风起兮云飞扬,新征程上战鼓催。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正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