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教育惠民让常州武进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武进日报 日期: 2021-07-30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无小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常州市武进区区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不动摇,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着力办好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实事,让百姓享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扩建新建 为民破解入学难题

2019年9月,在中心城区东北角,我区又一所公办学校——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拔地而起。12月8日,记者在学校看到,学校占地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设有3幢教学楼、1幢行政楼、1幢综合楼和1幢餐厅(体育馆)。色彩明丽的教学楼、崭新的塑胶运动场、配有空调和最先进的教学交互式一体机教室,加上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这所高颜值、科技范的新学校,让市民们惊喜不已。据了解,学校按8轨48个教学班进行规划设计,可增加学位2160个。

今年以来,武进区教育局上下沟通、多部门协调,按计划快速推进新学校建设。除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外,遥观中心幼儿园、横山桥实验幼儿园、新安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小学学位2160个、幼儿园学位1920个。目前,人民路初中、横林小学、学府东苑小学、卢家巷实验学校、牛塘中心小学、星河实验小学分校、牛塘实验学校、崔桥小学、省武高新校区等建设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集团化办学 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方面加大增量,新建、改扩建学校;另一方面盘活存量,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提升基础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互补互进。

目前,武进区集团化办学已经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民办+公办”为主要特征,组建了以紧密型为主的14个教育集团;以“城区校+农村校”的帮扶定位,推动了17所城区小学与26所乡镇学校结对共进;以协同发展为主要目标,推动了13所初中校按片区组建了4个教育发展联盟。

今年以来,武进区教育局启动“示范性教育集团”创建,推动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集团化办学就是要让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是优质学校,让孩子家长不再为择校纠结。目前,武进区已有7所学校创成市“新优质学校”。各教育集团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家长满意度普遍较高。

校外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多亏了活动中心的培养,让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今年13岁的何佳怡在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书法已有4年,参加过很多比赛,获得了不少奖项,2018年还成为了市书法协会青少年分会会员。像何佳怡这样,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培训的学生还有很多,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作为武进区公办的青少年校外学习活动场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常年开设书法、舞蹈、美术、音乐等兴趣课程,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同时,通过文化体验、自护教育、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公益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以来,该中心本部培训学员共计3万余人次。公益活动多元化,其中,“阳光计划”流动少年宫送课进学校59节,受益学员718人次。全面开设家长学校“父母成长营”,参与家长500多人次;开通“武进区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接待咨询600多人次。

课后服务 让教育更具温度和深度

放学后,星河实验小学分校,有些学生在老师的看护下,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有些学生正在操场上练习曲棍球、排球、举重等体育项目;阅览室,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图书……这是实行课后服务的场景。

课后服务的实质是为民服务,旨在解决小学放学早、家长接送困难问题。今年春季学期起,本着家长自愿原则,武进区在义务教育学校为放学后家长接送有困难、托管有需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课后服务。目前课后服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安排学生在校自主完成作业;二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三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文体、科普和社团等活动。

课后服务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到更多的校园乐趣,被家长们称为“暖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区所有义务制教育学校都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继续完善课后服务政策,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方式,加强课后服务监督管理,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学生资助工作能有效地将国家资助政策服务有需要的学生,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暖心工程。据统计,2019年春季学期以来,共有3604名学生获资助,资助金额约358万元;2019年大学生助学贷款39人,贷款金额约34万元。